第三百九十三章 尤薇妮(3 / 3)

我們來談曹雪芹的本子的話。現在一般把簡稱古本。就是手抄本,曹雪芹他的原作基本上是以手抄形式流行的,有人說後來高鶚不是給印了嗎?續了四十回。但是前八十回不是也給印了嗎?但是高鶚和程偉元做了一件很不應該做的事,你續書不是續就行了嘛,他把前八十回進行了一番改造,改動了很多地方,有的地方是改得是不倫不類,有的地方改得不通,有的時候拗著曹雪芹的意思改,所以現在通行本不但後四十回靠不住,前八十回也靠不住。所以你要真正讀《紅樓夢》,你要買影印的《紅樓夢》的古本來讀。

進入《紅樓夢》版本這個研究的領域叫版本學,紅學除了曹學以後的又一個大分支叫版本學,非常有意思。就知道原來當年的《紅樓夢》是手抄形式流傳的,手抄大體上是八十回,但實際上嚴格來說可能還不足八十回,現在多數人認為最古老的本子是叫做甲戌本,就是乾隆十九年的一個本子,甲戌本的《紅樓夢》,它的書名叫做《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大家知道,《紅樓夢》在流傳過程中曾經有過很多個名字,在現在甲戌本的文字,就自己總結了一下,在其他的一些本子裏麵也有一些記錄,就是這個《石頭記》曾經在流傳當中,它有過各種名字。其實它最早就應該叫《石頭記》,最早的書應該就是《石頭記》。後來又被叫做各種名字,比如說又被叫做《情僧錄》,僧就是和尚的意思,唐僧的僧,《情僧錄》,因為其中主人公賈寶玉一度出家,叫《情僧錄》。後來又被叫做《紅樓夢》,又被叫做《風月寶鑒》,又被叫做《金陵十二釵》,但是這個古本《紅樓夢》最後它定的名字是《石頭記》。所以《石頭記》應該是一個最能夠體現曹雪芹的原創意圖的一個書名。隻是現在咱們叫慣了《紅樓夢》,所以說《紅樓夢》,紅學都這麼叫,當然無妨,無非是符號的問題,但是應該知道,古本《紅樓夢》應該是《石頭記》。

乾隆十九年有一個甲戌本,乾隆二十四年有一個己卯本,乾隆二十五年有一個庚辰本,後來在一個蒙古王府發現了一個抄本,後來在——原來是蘇聯——現在是俄羅斯,原來叫列寧格勒,現在那個地方叫聖彼德堡,在那個圖書館裏麵又發現了一個古本,是當年俄國的傳教士帶回俄羅斯去的一個古本。當然,後來又發現了一些晚清時候或者民國初年石印的一些版本,比如叫戚蓼生,他寫序的一個叫戚蓼生序本,簡稱叫戚序本,一個叫舒元煒的人寫序言的叫舒序本,一個叫夢覺主人的人寫序的叫夢序本等等。還有一些版本,我不細說。總歸就是說,一進入這個領域就覺得非常有意思,就知道一部書的流傳它有它的故事,曹雪芹說“十年辛苦不尋常”,鬧半天真不尋常,尋常不尋常啊?他寫出來,再抄出來,再流傳,困難重重。現在的這個古本《紅樓夢》好多也是不完整的,最完整的或者接近完整的像庚辰本,它有兩回也是後麵補進去的,一個是六十四回,一個是六十七回。細心讀《紅樓夢》你會發現,這兩回的文筆在前八十回裏邊跟其他回比——咱們現在討論都不包括後四十回,跟前八十回其他回比的話——這兩回不太相稱,好像是另外一個人寫的,所以有人認為是非曹雪芹的手筆,或者曹雪芹有一個沒有完成的稿子,別人把他描補完的,很有意思。書有書的命運,人有人的命運,研究《紅樓夢》的版本,我們的心得不僅在版本本身,我們可以了解中國的古典文明的發展過程是在如何艱難曲折的情況中,一本書現在成為了我們那麼熱愛的一本著作,家喻戶曉的東西。

紅學其它分支

《紅樓夢》思想性、藝術性研究:

還有一種意見認為,《紅樓夢》研究重點應該放在它的思想性、藝術性的分析上,你不要老是去搞什麼曹學,搞什麼脂學,搞什麼版本學啊,搞什麼探佚學啊,現在不是有現成的《紅樓夢》的通行本嘛,你分析它的思想性、藝術性,它怎麼反封建,它怎麼歌頌純潔的愛情啦,這種意見也是很好的,也是很好的,也確實值得研究。但是我是建議,你最好還是不要把高鶚的四十回跟曹雪芹的原筆混在一起研究,你研究可以分開研究。當然這個誰能強迫誰啊,各有各的看法嘛,是不是啊?也有人認為,紅學它是一個很特殊的學問,它是因為《紅樓夢》特殊性而決定的,所以紅學的研究應該不包括對它的思想性、藝術性的研究,因為那個是所有的書都需要那麼研究的,三國、水滸、西遊都值得那麼研究,對不對啊,但是沒聽人說三學、水學或者叫西學,也有人寫很多的論文,它也構成專門的學問,但是它沒有約定俗成的、大家都接受的一個符碼,像紅學這麼鮮明的符碼它沒有,就說明《紅樓夢》它有特殊性,這些不同見解我都提供給大家參考。我個人覺得就是說紅學的分支可以包括對它思想性、藝術性的研究,應該一個很大的分支,研究它的認識價值和審美價值。(未完待續。。)u

閃文歡迎您!本站域名:"閃文"的完整拚音ShanWen.Com,注冊閃文收藏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