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專政之謎。前麵我們已經講過了,諸葛亮這一生第一件輝煌的事情就是出山以後,促成了孫劉聯盟,但是赤壁之戰以後一直到夷陵之戰,我們基本上聽不到他的聲音,真正的大展宏圖是在劉備去世以後,劉備去世以後諸葛亮全麵接管了蜀漢政權。按照《三國誌》的說法“政事無巨細,鹹決於亮”。就是軍、政的所有的事情,不管是大事還是了算,這叫做大權獨攬,而且架空皇帝。這在中國古代也是很忌諱的一件事情,因此曆史學家對此要作出自己的解釋,就覺得非常為難,解釋無非是兩種:一種是劉禪弱智,但是看過《非常君臣》一集的觀眾朋友們應該認同我的一個觀點,劉禪並不弱智。另一種觀點是諸葛亮貪權,但是事實證明他也並不貪權,他沒有象曹操一樣把自己的相位又傳給自己的兒子,怎麼解釋呢?隻能解釋為他太負責任,他是不放心,他不放心把這麼大的事情交給別人去做,這是一個能力強的人常常會有的心理,一個能力太強了以後,他就不放心別人,所以他到了事必躬親的程度,他在北伐軍中和司馬懿對壘的時候,司馬懿問蜀國的人說你們丞相最近怎麼樣啊?蜀的人說我們丞相每天吃東西吃得很少,但是工作做得很多,但凡是打二十軍棍以上的都要親自主持。司馬懿說他快死了,這個事情也是有爭議的,首先是有人不同意,說這不可能,一個做丞相的,做總司令的人下麵打二十棍子他去數,那不等於一個做總經理的發工資的時候到財務科去數鈔票嗎?那可能嗎?還有一種說法,說那如果是可能的話,說明他管理能力不行,完全不符合管理學的這個法則嘛,你管成這個樣子,難怪你後繼無人嗎,什麼事都你一個人做了,別人得不到鍛煉,得不到成長嘛,那麼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看的,我認為這個事是可能的,但不是每個二十軍棍都去數,每打二十軍棍都去數,那是數不過來的,是什麼呢?偶然去一下,為什麼要偶然去一下呢?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建立起他的法製,因為法製的建設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執法,你立了法你不能執法或者執法不公平,或者執法不嚴明,你的法製都會流產,你知道他那二十軍棍怎麼打,全在打人的那個人,他要恨這個人,兩棍子就能打死,他想包庇這個人打二百棍他都不疼,這種事情當然我們現在沒有證據,但是以今度古想當然耳,想當然那個時候可能也有一點,偶然去看一下,就象微服私訪一樣,而且自己作為丞相為下麵作出一個表率來,一個領導如果是這樣子來抓工作的話,下麵一般工作就會比較好。所以我覺得呢,這個事情表現出他鞠躬盡瘁的負責精神。鞠躬盡瘁,死而後己這八個字見於《後出師表》,《後出師表》是不是諸葛亮寫的學術界有爭議,我也不參加這個討論,但是我的觀點是即便《後出師表》不是諸葛亮寫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己”八個字仍然足以代表他的精神,他確實是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的人,是一個非常負責任的人,這也是他英年早逝的原因之一,實實在在地講是累死的。所以我希望我們不要在他身上再增加負擔,讓老人家再累死第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