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21章 第二十章獨在異鄉為異客(五)(1 / 2)

一年之期,很快就過去大半。

熬過了起初最痛苦的一段,現今的朱西溪自覺大有進步,已非昨日吳下阿蒙。

她喜歡在清晨的陽光中捧著書冊,大聲朗讀,這讓她有一種再回到中學晨讀英文的感覺。這三篇上古修煉之法,讀起來詰屈聱牙,比起英文,隻會更難!

這進步,在東寰看來,也是不差。在東寰的講解下,朱西溪略略摸到了觀想之術的邊沿,慢慢掌握了吐納之道,對靈氣的吸收和運轉亦漸有體會。

時至今日,朱西溪與東寰不約而同地都鬆了口氣。

於朱西溪而言,起碼不必擔心活活憋死在神仙界了,生命安全有了基礎的保障。

而於東寰,則是老師的苦逼日子可算倒頭了,這凡人小命既保住了,那他就可以撒手啦!

哎呦喂,謝天謝地喲!

考核之期如約而至。

事關朱西溪的性命,東寰不能有片刻疏忽。況且,這於他而言,也是關涉因果的大事。原本,帶了個非親非故的凡人進天界,就已經夠煩人了的。若這凡人“咯噔”死在了這裏,那這因果牽涉,可就夠他喝一壺。

說起因果來,東寰覺著朱西溪的反應很不能理解。

難道她不懂“因果”是什麼?可這一年裏,彼此交談之間提及因果,朱西溪並非惘然無知的樣子啊?怎麼就能這麼心大呢?

東寰是資深神仙,深知因果的厲害。但凡牽涉了因果,若沒有個妥帖的解決方法,說不準什麼時候,就得挨天道一下子。

天道無蹤,渺渺難尋,可天道是這個世界存在的基石和根本,更是這個世界運轉的法則和力量。沒有人曉得天道有多深有多廣,便是盤古大神都得借著天道運轉時流露出的一點點氣息而加以猜度揣測,隻能淺淺窺得一二。

縱然天帝身為天界之主,也無法規定天道法則。都說天庭法度森嚴,不可藐視,可誰能想象得到,天道之森嚴,遠勝天庭法度的億萬倍。無論是三十三天的天主,還是冥界的冥王,凡人也好,妖鬼也罷,無一不在天道之下求存。

凡人力量微弱,難以感受天道的力量然,有修為者,卻對天道的神秘力量有著或深或淺的體會。

曾有凡人著書,雲“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又雲“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已是觸及到了幾分天道,甚為難得,可謂凡中之聖。而於凡夫村婦,便是大字不識一個,也曉得“善惡之報”的道理。

至於妖鬼之類,修煉途中時不時地遭雷劈,又何嚐不是另一種形式的“果”呢?

所以,在東寰看來,他無意之間搭救了朱西溪,便是與她結了因果。若是對其不理不睬,任其在天界生死無著,將來,這件事的果定會成為他修行途中的一大障礙。

然而,東寰看重因果,朱西溪卻並不當回事。

因果因果——打她小學三年級對著字典將《西遊記》讀過一遍後,就識得了這個詞。老輩兒人嘴邊動不動就掛著“因果報應”,電視劇裏那些出家人一句一個“因果報應”,於朱西溪看來,所謂“因果”,不就是那句最最簡單明了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麼?

盡管東寰上神曾幾次提及“因果”,可朱西溪覺得自己又不是壞人,老神仙救了自己是做好人好事,依著“因果”之說,闔該是“善有善報”的,卻並不關自個兒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