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一)(2 / 2)

楊陸順被罵得莫名其妙,心裏也是不服氣就要解釋,謝書記做了個製止的手勢,就不再看他,徑直把他為什麼支持大麵積種植的原因說了出來,立即得到了大家的信服。

楊陸順瞠目結舌,謝書記的理由跟自己的根本就一樣,就懊惱為什麼不早說出,白挨了一頓批!

會議上很快定下了春耕生產的工作細節,在保證指標性計劃的水稻、棉花落實後,其他的全部改種苧麻、黃紅麻。自然有人叫苦,說什麼群眾基礎不好,難得落實下去,謝書記一改從前的和事老性格,下了強硬的指令,而且早就聯係好了苧麻種苗,準備倒是很充分。

楊陸順信心滿滿,新平村的農民去年種了苧麻的戶子都受了益,早就嚷嚷來年要擴種苧麻。這不鄉上的有了政策,村民們連不用楊陸順去做動員工作,一聲喊就開始了擴種苧麻。

苧麻是中國特有的以紡織為主要用途的農作物,是我國國寶,我國的苧麻產量約占全世界苧麻產量的90%以上,在國際上稱為“中國草”。苧麻為蕁麻科苧麻屬,係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宿根年限可達10-30年以上。苧麻葉曬幹後含有20.5-23.8%粗蛋白質和較多的維生素,是良好的牲畜飼料,苧麻根可藥用,有止血、散淤、解毒、安胎等功效。苧麻杆表皮可加工製作苧麻紡織用苧麻纖維,其纖維中間有溝狀空腔,管壁多孔隙,並且細長、堅韌、質地輕、吸濕散濕快,因而透氣性比棉纖維高三倍左右,同時苧麻纖維含有叮嚀、嘧啶、嘌呤等元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杆菌、大腸杆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製效果,具有防腐、防菌、防黴等功能,適宜紡織各類衛生保健用品,因此苧麻纖維具有良好的穿著服用性能,是一種優良的紡織原料,被公認為“天然纖維之王”。苧麻織物具有粗獷、挺括、典雅、輕盈、涼爽、透氣、抗菌等優點,其優越性與獨特是別的纖維無法比擬的。它與棉、絲、毛或化纖進行混紡、交織,可以彌補上述四大纖維的缺陷,達到最佳織物功效。苧麻一般每年收獲3次,生長周期約為50-90天,這隨氣候條件不同而異。

苧麻對土壤的適應性比較強,無論中性土壤或酸性土壤都可以生長,以新平鄉肥沃的土地,新苗種植下去連肥料都不用追加,但是,苧麻不耐水淹,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高,會使麻株生長矮小,葉帶黃色,莖杆細弱,出麻率低,甚至根部腐爛,造成敗蔸,所以保產必先保蔸,保蔸必先排水。雖然苧麻易種植但要高產也得有專業的技術員知道才行。

楊陸順知道新平鄉農技站的力量薄弱,便與劉支書商量後到縣農業局聘請經驗豐富的技術員,住村開班授課、現場指導農民科學種植。農民知道學好了技術才能高產才能收益好,都卯起勁兒學,遠不是從前那樣帶點強製性了,都是積極主動地學。農技員到底還是有真本事,在新平村熱情地招待下傾力傳授,苧麻的栽培、病蟲防治、田間管理讓農民們受益匪淺。切芽育苗技術就減少了麻種麻苗的投資,科學合理的配方減少了農藥化肥的浪費等等,絕不是農民們的土辦法土經驗所能比擬的。這不同樣的種植麵積新平村農民在前期就比其他村的農民要節約部分成本,新苗的生長也很健康茁壯,少見病秧死苗的情況。

新平鄉一改老舊模式大種經濟作物,加上謝書記周鄉長描繪的美好前景,縣委劉書記等領導就到新平鄉來看點。田間地頭跑了附近幾個村,還隻新平村的苧麻長勢喜人,劉書記笑言:“小楊同誌,是不是你們新平村的春天比其他村到得早些呀?”

楊陸順不敢貪功,就直言是專門聘請了縣農業局的技術員傳經送寶的緣故。劉書記很高興,笑著對謝書記、周鄉長說:“怎麼樣?還是大學生有本事,知道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啊!農業現代化其實也就是科學種田。這小楊同誌的舉措值得學習啊,要發揚。”臨走時還很熱情地與楊陸順握手道別。

沒想縣委劉書記一走,謝書記就批評了:“楊陸順,你的怎麼搞的?你是新平鄉的黨委,不是新平村的保姆。有了好點子好主意得讓全鄉農民受益嘛,搞什麼一枝獨秀呢?縣委劉書記表揚你,我也不吝惜表揚,你在新平村的工作是幹得很好,走在了其他村的前列。可該批評的我還得批評,要放眼全局,我的同誌哥!”他嘴裏說表揚,可那語氣誰聽了也知道是嚴肅批評,你說批評地不對?可他句句話有理,楊陸順有氣也隻憋著,還得點頭承認錯誤。其他人就把這事當笑話說了出去,臨完了還不忘記加上一句:“你們看,這就是兩麵派的下場。”

(本文純屬虛構,請勿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