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二)(1 / 3)

楊陸順此後每逢開會就要挨批評,不論是黨委會、黨政領導會還是機關全體會,就是黨支部會也少不了被說上幾句。而且謝書記總能找到批評他的機會。就拿黨委會來說,書記提出一項工作拿出了方案,少不了要集體討論,楊陸順如果提出異議,謝書記就批評他看問題不全麵;楊陸順如果點頭附和,又被說成毫無原則。楊陸順氣急了幹脆不發言,又被指責為身為一級領導幹部不關心全局工作。楊陸順負責的宣傳線工作更是被批評的重點了,而且事事都要請示彙報,一點便宜行事的權力也沒有,請示勤密了謝書記要批評他依賴思想嚴重,不請示又批評他獨斷專行。楊陸順有時候也忍不住要辯解幾句,那大帽子就更多了什麼年輕人翹尾巴咯、不懂得謙虛謹慎咯... 更氣人的是謝書記批評了,周鄉長還要補充幾句,練副書記也要再說幾句,簡直就象是批評大會一樣,而且從沒有人替楊陸順說個情,無不都是幸災樂禍地看笑話。

楊陸順也曾經私下找謝書記談心彙報思想,也想問清楚到底為什麼處處批評他。謝書記笑咪咪地說:“六子,你曾經是我的學生,現在又是我下級,我這樣也是為了你能盡快成長起來。你還年輕,思想不穩定工作經驗也不豐富,我時刻敲打你,也是一種善意的鞭策。當然我也還是表揚過你的,我也在縣委劉書記麵前彙報過你取得的成績,你說是不是。何況我家老易那沙沙當自己親侄女一樣看。”

這笑麵虎的招牌笑容一出,楊陸順也無計可施,是啊,謝書記經常表揚我的,不過表揚後總要加個可是、但是,這一轉折就意味著大段大段的批評,而且還是微笑著批評,又能奈他如何?回想起那些批評用詞也不甚激烈,規勸引導為多,基本就象一個長者諄諄誘導晚輩,可就是憋屈得很,也很不理解。楊陸順也暗暗使起沙沙去問易老師,看套得點什麼消息不?可易老師也是那口話:“沙沙,你把心放到肚子裏去,我們兩家什麼關係?老謝也是重感情的人,也是巴望六子好。老謝這麼搞也有他的理由,外麵看著都曉得對六子嚴格,到時候提撥時也落不下什麼口實。”

工作上的壓力就象把沉重的枷鎖,迫得楊陸順喘不過氣來,時刻都要戰戰兢兢地提防著被批評,還要承受其他方麵的壓力如同事們的輕慢、嘲笑,甚至有人見了他開口就戲謔地問:“楊黨委,今天挨批了嗎?”在眾人異樣的哄笑中無地自容,隻能逃避。與他同病相憐的還有計生副鄉長範海波,不僅也是經常挨批評,就連計生辦也插不進了手,老柳老江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裏,原因是老柳老江的謝書記聽,範海波的謝書記全不聽,還不時找由頭批評。範海波找楊陸順訴苦道:“楊黨委,我算是看清楚了,笑麵虎也是搞一朝天子一朝臣。他把老衛整跑了,現在又拿我們倆開刀了。唉,早知道這樣我當初就不該當這破副鄉長的,白白成了出氣筒。”楊陸順還能說什麼,惟有苦笑了。

眼見得春去夏來,又到了農村雞瘟病高發季節,楊陸順如臨大敵,早就提醒劉支書采取預防措施,防止雞場發生雞瘟造成經濟損失。劉支書等村幹部也是忙得腳不粘地,自家的苧麻頭季麻馬上要開始采剝,加之資金短缺嚴重。根據鄉裏統一加工定製的打麻機,一台居然要二十元錢,家家戶戶基本也得兩台打麻機才夠用,加上水稻、棉花等作物的花費尿素花費,不少農民都是到信用社貸了小額的農業款才解了燃眉之急,哪裏還有閑錢搞雞場防疫?兩個雞場約有三千隻雞需要打防疫疫苗,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還要花費大量的人工。

楊陸順知道出不得差錯,三請四催請劉支書開會研究,好容易開起了村民大會,可意見實在不統一,如果再去貸款購置疫苗,農民覺得難以承受,都紛紛要用土辦法,既省錢又省工,村民原來自家養雞都是用的土辦法,有時效果還不錯。楊陸順就反複做思想工作,認為雞場辦起來不容易,眼見得肉雞可以出欄上市賣錢了,千萬不要功虧一簣。好不容易定下買疫苗,可都又不願意出工給雞打防疫針,家家都有好幾畝苧麻要操持,也是季節不等人。在個人利益麵前集體利益始終排在後麵,苦口婆心再三做工作,才安排人手搞防疫工作。再就是飼養上要做到人員、用具、料水三固定,保持環境清潔衛生,及時清除糞便,舍內外應定期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