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嘛,就算某家那節省的婆娘,平日恨不得一文錢掰成兩半花,現在每次出街回家,都帶著一大堆東西,難得,難得!”
能夠住在京師的百姓,哪怕是坊間,看似窮困,實則都是有些家底子的。
隻是自大明立國初始,勤儉之風盛行,有錢都是存著。
而朱英的一係列大方向的安排,擺明了就是要刺激消費,促進貨物的流通。
都把錢藏在了家裏,這怎麼能把市場經濟搞起來。
刺激消費很簡單,那就是大降價就行。
貪便宜,自古有之。
朱英的大降價,可真真的把價格降到了底,沒有套路可言。
為什麼買東西的人越來越多,因為在往常,譬如胡椒每斤鈔三貫。
但現在,買二送一,就問你香不香。
不僅僅是調料方麵,包括其他絹布,米麵這等硬通貨,也是有大量優惠,不過每天都有一定量的限購。
總而言之,先是想盡辦法讓百姓出門,然後就是以巨大優惠讓其掏錢。
讓你今天買了,明天還想買。
就連那小攤販的冰糖葫蘆,都是買一送一呢。
大明的百姓,哪見過這等場麵,一下子就全套進去了。
而群英商會打出的標語,便叫商會百萬補貼。
由群英商會出資百萬貫寶鈔,為大明京師百姓購買所需,彌補差價。
這等盛事,將會一直維持到正月十五截止。
這也給了很多京師外的人,趕過來的希望。
現在的京師,是真正的盛世景象。
此刻,大明皇宮外的外五龍廣場,因為之前的拆除,顯得特別廣闊,現在左右兩邊,都搭建棚子,出售各地美食。
這裏包含了十三省會的民間小吃,甚至一些小國的出名吃食,也包含其中。
這時,接近中間地段,又有人員在搭建棚子。
而這次的棚子,距離中間很近。
外五龍廣場很大,但在開放出就有規定,必須保留中間足夠的通道。
現在竟然有人在邊上搭棚子,不過百姓也明白,唯有群英商會,才有這個資格。
越發多的人,好奇圍了過來觀看。
因為大家發現,這次竟有官府人員也在其中。
沒過多久,棚子就搭好了,大約是前後各三丈左右大小,折算後世,大約就是百來平方。
沒等百姓過來詢問,官府的人,就在這裏立了一個告示。
很快就有識字的人,大聲朗讀起來。
這個棚子,便就是朱英搞出來,類似於售樓部的概念,為買賣預售正陽門至這的新建房屋。
哪怕現在連拆遷都沒有開始,也絲毫不影響。
也不是誰都能進去詢問,想要知曉個中詳細情況,須出示寶鈔五千貫,展示身家方才有資格入內,且要登記戶籍。
五千貫寶鈔!
人群一下子就炸開了。
這棚子的逼格,也是頓時飛起。
別說五千貫,便是五百貫寶鈔,那是多少人做夢都不敢想的大財,現在卻隻是個入內資格。
很多人覺得離譜,但不到半個時辰,就陸續有人從人群中出來,徑直走了過去。
“那是陳掌櫃,好家夥,平日裏看著低調,竟有五千貫巨資。”
“快看,那是劉掌櫃。”
“這個老爺子氣度不凡,絕非常人。”
“剛才的年輕人,當真是看不出,必然是哪個大家後輩。”
一聲聲驚歎從人群中傳出,可真叫開了眼界,每個過去的,都老老實實出示了五千貫寶鈔。
僅僅一個時辰不到,就有十多人入內了。
有些百姓熟知,有些不知來曆,但能夠拿出五千貫寶鈔的,絕不可能是普通人。
朱英改造正陽大道的計劃,很早就在小範圍傳播,消息靈通的,也有過大概了解。
現在擺了棚子出來,顯然已經定下。
自古講究財不露白,所有來人,並非單獨前來,少說都帶著十來個護衛,為保安全,以免出事。
在棚子側邊,宋忠看著這一切,對旁邊的千戶吩咐道:
“但凡入內者,都記錄下來,而後讓弟兄們,翻看戶籍卷宗,好生查驗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