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文武之爭速來有之,打壓是正常的政治傾向。
他可是目前的文人領袖。
聽到自己這小弟子的疑問,劉三吾笑道:“君子六藝,禮、樂、禦、數、書、射。不易你在這些方麵,皆是優異。”
“在皇家麵前,你要記著,是沒有文武之分的,文人可指揮武人,武人也須文人相助。不要和其他腐儒一般,刻意把自己單獨分割開來。”
“玄甲衛,乃太孫殿下直屬,想要進去,可不是那般簡單,也從不對外找人,都是從世襲軍戶,且有功勞後人中挑選。”
“你想要直接進入,難於登天,況且你放著自己的優勢不用,又有什麼意義。”
“太孫殿下出了這等事情,風聲已經傳開,便往後去的文人,當會少之又少,這對你來說,反而是個難得的機會。”
“若是能表現好,入了太孫殿下的眼,日後麵見太孫殿下,講述心中想法,自然有所優待。”
“以文入伍,更加容易一展心中抱負。”
聽著老師慢條斯理的解釋,劉不易心中感歎,薑還是老的辣,何況是老師這種最老的薑。
這麼一說,頓時思路就非常的清晰了。
從中可以知道,劉三吾在對待太孫殿下這邊,非常的謹慎小心,而且暗中估計已經多次揣摩其性格。
若是劉三吾知曉,現在翰林院中張信,白信蹈等人的說法,一定會哈哈大笑三聲。
他可沒想過這麼多,就是不想去趟這一趟渾水罷了。
年紀大了,可劉三吾可不想死,還想著多活幾年呢,他感覺自己的身子骨,目前還算是健朗。
此時,門外有管家快步過來:“先生,有傳信過來,說太孫殿下令旨,所有從群英商會學堂辭走的學子,將會被開出士籍,自身及後人子孫,大明官府所屬,永不錄用。”
“令旨傳達吏部,將會發往各地,便是海外招賢館,也不可用。”
“凡大明所屬之藩國,屬國,朝貢國,皆不可用。”
管家語氣有些急促的說道。
這幾乎跟殺了他們,又有什麼區別,寒窗十年,前來京師是為了什麼,多數還是有功名在身。
現在令旨上雖沒說革除功名,但士籍都沒了,功名自然也就跟著沒了。
多年苦讀,毀於一旦。
張信聞言,眼睛一亮。
劉三吾感歎道:“太孫殿下,一直都被人小瞧了,能夠獨自一人,有如今之規模,當真以為像太子殿下,皇孫殿下那般好說道理。”
“這是跟陛下一般的性子,平日裏看著和善,一旦惹惱了,便就隻能自食苦果。”
說到這裏,劉三吾停頓了一下,便向著管家問道:“消息可是傳到了翰林院中。”
管家回道:“應當是快了。”
現在的翰林院,是在皇宮之中。
這也是為什麼張信等人敢在院內議論的原因,因為不受錦衣衛監察,隻要沒有宦官,有什麼事大膽說。
消息的傳遞,因為要經過宮廷的關係,所以相對來說要慢上很多,若是不湊巧,可能出了宮才會知道。
入宮的程序很是繁瑣,消息無法快速傳遞。
“老師,看來此事,將會越鬧越大了。”
劉不易語氣帶著一些唏噓。
劉三吾點點頭,歎了口氣道:“太孫殿下這般動作,明顯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多數文人,肯定是不願的,即便是老夫的家族,想來在知曉後,也會傳信派人過來。”
“不過家族那邊,老夫說話還是管用的。”
“這些愚人,站在太孫殿下的對麵,便就是不想多活了。”
“太孫殿下不見得會出手,不過陛下可是很樂意代勞。”
劉不易有些不解的問道:“老師,單單京師便也罷了,但京師之外,可沒這般好行事吧。”
劉三吾聞言,冷笑一聲道:“到時候看看吧,太孫殿下當有後計,且說,也莫要高看了天下文人。”
------題外話------
感冒剛好,又來核酸,不該出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