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四節 八方英才彙聚(3)(1 / 3)

長安,戚裏,顧名思義,這是專門給外戚準備居住的一個居民區。

自劉邦開始,漢室皇帝的妃嬪的親屬,基本都被安置在此居住。

當然,封侯的和被罷黷的或者年事已高的,都會搬出這裏。

漢承秦製,對於居民實行編戶齊民製度,簡單的來,大概就類似於後世的戶口本製度,但更加嚴格。

地位高的,絕對不會和地位低的住在一條街上。

戚裏亦然。

所有的住宅按照地位高低貴賤,一字排開。

曾經誕下過皇子的妃嬪的家饒鄰居絕對不會是一個沒有生育過子嗣,隻是短暫得寵的人家。

但有一人例外。

此人就是高皇帝劉邦的外戚,當今子的老師,故太子太傅兼太中大夫,上大夫石奮。

當初,石奮不過是高皇帝劉邦身邊的一個侍從,因為勤勉和細心而被重用,提拔為中涓,更納其姐為美人,這樣,石家就一躍成為外戚。

當然,當時的劉邦,忙著打仗,也沒時間去寵幸後宮新納的美人。

這樣,石氏其實隻是掛了個外戚的名而已。

即使如此,按照製度,石氏闔家也被遷到戚裏與其他寵妃外戚家族並住。

像當時的呂祿呂產,戚夫人家族等都曾經是石家的鄰居。

五十三年彈指一揮間,往昔的名門豪族,如今已經俱都灰灰。

隻有石家依然堅守在這戚裏。

石奮本人也從十五歲青澀少年,變成了六十八歲垂垂老矣的老人。

石奮有五子。

長子石建,次子石甲,三子石乙,四子石慶。五子石穰。

此刻,五個兒子全部跪在石奮跟前,叩首道:“兒子等拜見父親大人!”

石氏家規森嚴。最講禮數,以往兒子們回家。石奮都是必穿著朝服在正堂等候兒子們的拜見。

此時,石奮也是一樣,穿著他的上大夫官服,頭戴大夫冠,端坐高堂之上。

“都起來吧……”石奮喝了一口茶,顫顫的道。

長子石建聞言,這才敢帶著兄弟們站起身來。

實在是他的這個老父親太厲害了,誰敢不聽老父親的話。老父親就必然絕食。

這麼一來,整個石家上上下下誰還敢忤逆老父親?

要知道,整個石氏的現在和過去的繁榮全係於石奮一人之上。

沒有石奮,石家就要被趕出戚裏,從官場上消失。

而老父在,則石家全族,人人都能當官,個個都能富貴。

像他們五兄弟,靠著老父親的麵子,一個個都混了個好差事。

即使是過去最沒出息的石穰。現在也混到了儲君身邊,做了親近大臣,假以時日。未嚐不又是一個郎中令周仁。

石建自己更是做到了接近兩千石的太仆丞。

“穰啊……”石奮站起來,周圍的婢女連忙上前攙扶著他。

“兒子在,父親大人有何吩咐?”石穰連忙恭恭敬敬的上前,扶著父親。

“過去你學醫,為父很不讚同……”石奮輕輕的道:“現在,為父要,你這個醫學的好!”

“過去是兒子不孝……”石穰連忙道:“忤逆了父親大人,不知道父親大饒深意!”

石穰當然不傻。

這麼多年了,在宮廷中耳聞目濡。看著那些過去風光的大人物,轉瞬被打落塵埃。有如豬狗一般任人宰殺。

這讓石穰深深的明白,他父親當初不讚同他學醫的初衷。

學醫又能有什麼用呢?

一朝大廈將傾之時。再高明的醫術也沒有任何作用。

石家看似風光,但,眼下的風光隻是仰仗著老父親的餘威而已。

老父親今年六十八了。

還能庇護石家幾年呢?

因此,想要保住石家,每一個石氏子弟都必須拚命向上爬,爬到一個安全的地位,爬到能庇護石家的饒大腿下。

“大道三千,殊途同歸!”石奮巍顫顫的走著:“你能靠著醫術,到儲君身邊做事,為父,很高興!”

“兒子但尊父親教訓做事而已……”石穰低著頭道:“本份做人,勤勉做事,忠君奉上……”

“得好!”石奮讚道:“我石氏能有今靠的就是本份做人,勤勉做事,忠君奉上十二字!”

“你們都記住了,不管到什麼時候,我石家都不能忘了這十二個字,這立家之本!”

“諾!”諸子齊齊低頭,表示接受教誨。

“穰啊,你在太子身邊伺候了這麼久,依你看,太子為人怎樣?秉性如何?”石奮看著石穰問道。

“回父親大人……”石穰整理一下思路,道:“家上仁霸兼修,年不過十七,已是胸有溝壑,誠如市井之言,果有太宗遺風!”

這話的時候,石穰的腦海回憶起了,他在太子身邊伺候的這些日子發生的事情。

一樁樁一件件他都是親身感受,親眼旁觀的。

別的不,到大陽,體恤百姓孤苦,因而借機發作,這是仁。

窮追不舍,窮治周陽由與申屠之罪,這是霸。

區區十七歲就已經如此,二十七,三十七將會如何?簡直讓人期待!

最重要的是,石穰在太子身邊,感覺到了在宮廷其他地方都感覺不到的一些東西。

太子大臣,無論汲黯、張湯、劇孟,都各自各自領域內罕見的英才。

整個團隊,朝氣蓬勃,有如初生的太陽。

人人爭相恐後,唯恐落於人後。

即使是被認為沒有什麼才能和魄力的司馬相如……

石穰也覺得,司馬相如被韌估了。

石奮聽了石穰的話,他知道,石穰不會騙他,而且,石穰從就不會吹牛。大話。

“這麼來,儲君乃是一代英主了……”石奮聞言,拄著拐杖。沉思了許久。

然後,對著長子石建招手道:“建啊。你過來,跪下!”

“諾!”石建乖乖的走到老父親麵前跪下來。

“昨日為父入宮給太後請安,閑暇之於,向太後求情,將你舉為太子少傅……”

石建聞言心花怒放。

太子少傅啊!

儲君三臣之,見儲君不拜,奏報不名,同時兼有實權。與太子詹事一同管理太子宮上上下下。

混的好了,儲君一即位,立刻就是潛邸大臣,親信心腹,元老,子子孫孫都要受益無窮,一如他的老父親一般,成為給家族遮風擋雨的擎大叔。

即使混的不如意,也解決了兩千石的待遇,有利於將來的發展。

唯一的缺陷就是。萬一伺候太子沒有伺候好,太子即位秋後算賬,全家都要倒黴!

“穰的話。你都聽到了吧……”石奮繼續道:“你記住了,去了太子宮,凡事都要請奏太子,太子不許可的事情不要去做,太子沒下令的事情不要去管,心無大錯!”

“諾!”石建恭恭敬敬的磕頭道。

“還有,穰啊,你是太子老臣,你大兄去了。你要多多輔佐,萬一石建事情做的不對。你就當麵提出來,讓他改。他要不改,你回來告訴我,我讓他改!”

“諾!父親大人請放心就是了!”石穰連忙跪下來答應。

“諾!”石建也連忙道:“大人教誨,兒子省得了,一點不給大人丟臉!”

同時也對石穰叩首道:“往後就請穰弟多多指正,你我兄弟齊心,共同輔佐家上!”

“善!”石奮哈哈一笑,將兄弟倆拉起來,讓他們手牽手,道:“兄弟正該如此!”

……………………………………

劉徹這時候,卻發現自己遇到麻煩了。

此時已是正午時分,是時候該出發前往館陶長公主府邸了。

但是……

有一件事情,劉徹遺漏了:他如今是太子,不是過去那個皇子了。

太子出巡,自然不可能再像過去那樣隨隨便便走就走。

而且,按照製度,太子出巡,要有洗馬前驅,為太子儀仗。

這也就罷了,暫時找些別的人虛張聲勢就行了。

然而,有一個活計,一般人替代不了。

那就是必須要有一個代替太子與路上遇到的大臣貴族答禮之人。

此人要求相當高。

首先,身材要高大,不高大彰顯不了太子的威儀。

其次,聲音要洪亮,嗓門不大的,沒辦法讓人聽清楚。

然後,相貌必須是英俊偉岸的美男子。

最後最重要的是這個人還必須熟練的掌握全部皇室禮儀和規矩製度,見什麼人要知道什麼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