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陽問題,在與趙杞的又一次交易之下,迅速地完成.趙杞大軍撤出代郡,結束了對代郡長達一年的戰爭,而作為回報,高遠釋放了在漁陽投降的近兩萬趙軍,同時歸還了除全城以久的其它四城,以便讓趙杞在趙國有一個好的交待.
讓趙杞在趙國繼續掌權,對於現在的征東府來說,是一件好事,而要讓他繼續呆在這個位置之上,就必須要給他一定的好處,歸還除全城以外的四城,在征東府高層之中,雖然引起了一定的爭議,但在這個大目標的指引之下,還是迅速地恢複了平靜.
征東府已經實際上獲得了代郡的控製權,而眼下,趙國還不是高遠的目標,趙國的存在,能夠最大程度地吸引秦國的注意力,有這樣一個國家橫亙在征東府的勢力與秦國之間,對於現在的征東府,是有著極大的現實意義的.
征東府必須讓趙國相信,眼下征東府對他們是沒有惡意的.讓趙國得出這個結論,以便讓他們集中全力應對秦國如今的攻勢,歸還四城,便是勢在必行.單隻將全城拿在手中,其實也是扼住了趙國再一次對漁陽有可能的攻勢.
在解決了這些問題之後,高遠迅即率領青年近衛軍返回了積石城,隨著琅琊,漁陽兩地納入征東府的統治之下,相應的政府體治也必須馬上建立起來.
範登科被調回了琅琊,擔任了琅琊郡守,葉重的南方集團軍進入琅琊,開始新一輪的擴軍,而在漁陽方麵,則調任了當年第一批由漁陽投奔到征東府的杜晟昊擔任郡守,曾憲一擔任漁陽守將軍,隸屬於葉真的中央集團軍,而曾憲一的部隊也將在原來的基礎之上擴充為一個軍,所耗資費,錢糧,由漁陽本地供給.那霸駐河間,葉真的中央集團軍司令部也由河間轉移到了漁陽.
與此同時,葉真屬下的步兵,則被暫時征調到了青年近衛軍中,其所統帶的六千騎兵在從漁陽撤出之後,回到積石城進行休整,下一步,便將隨同青年近衛軍一齊奔赴河套,展開對東胡的進攻.
蔣家權拿著一疊厚厚的文案,在高遠麵前開始一一稟報.
"第一步,琅琊,漁陽的吏治,必須要清理,這兩地的舊官吏冗員沉積,效率低下,而且大多把持在當地世族,豪強手中,如果不做好這一點,我們在這兩地的工作將極難開展."蔣家權道.
"吏治,曆來都是一個絕大的難題,此兩地新定,大動幹戈,會不會引起地方動蕩?"新任的漁陽郡守杜晟昊則有些擔心,他是漁陽人,對於當地的情況是相當清楚的.
"正是因為如此,才要趁著現在這個機會,快刀斬亂麻,一舉解決問題."高遠不容置疑地道:"官員好處置,但那些吏員才是最麻煩的,他們大都是本地人,勢力盤根錯節,如果讓他們勾結起來,即便我們派出新的官員過去,也根本無法推行我們的新政,所以,要趁著他們對我們的兵威正戰栗之時,大刀闊斧地進行吏治改革,不要心慈手軟,我們在當地的駐軍,會成為你們民政最堅強的後盾,在這個時候,征東府兵部會發文給當地駐軍,讓他們全力配合你們的行動."
"都督,那具體要怎麼做呢?"杜晟昊猶豫著問道.
聽到這個問題,高遠不由笑了起來,"你是漁陽郡守,對當地情況最為清楚,具體怎麼做,那是你這個郡守的事情,我想看到的,就是我征東府新政能在你漁陽以最快的速度展開,吏治清明,高效,飽受戰亂的百姓,能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安居樂業."
"屬下明白了!"杜晟昊欠身道,高遠話裏頭的意思已經很清楚了,你是漁陽郡守,這是你份內的工作,如果連這個也不能順利地完成,那就說明你不稱職,這個官兒,隻怕便也當到頭了.
高遠讚賞地點點頭,對於這些讀書人,好處就是話不用說透,聽弦聽音,他們就能明白自己話裏頭的意思.
"至於琅琊,情況又有所不同."高遠轉向範登科,"登科啊,你是葉府舊人,琅琊亦是葉相舊日封地,琅琊被奪之後,葉氏原來的一幹官員,都遭到了打壓,這一次我們奪回了琅琊,這一批人,必然會湧來向你求官,你要把穩了,有才具者方可用之,萬不可因為念舊情,便藏汙納垢,要知道,以前葉相治理琅琊,與我們征東府的理念完全不同,這些舊官員,如果不能與時俱進,不能接受我們的新政,那麼,就完全不能起用.你在征東府為官已有數年,對我們的用人要求是很清楚的,萬萬不可自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