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稍微向前撥回一點點。
“陛下,可擊矣!“
看著眼前混亂的戰局,法正敏銳地意識到了勝利天平的傾斜,扯著劉弋的袖子勸道。
“再等等,現在還不到時候。“
劉弋看著錯綜複雜的戰線,忽地搖了搖頭,神色間竟是有了一些失態,少見地出現了一絲猶豫。
如何不猶豫?數年辛苦,都在此一戰上了。
“陛下要等到什麼時候?“
劉弋沉聲道:”等左翼到位。“
法正愕然看去,方才發現,隨著戰線的推移,左翼的步卒已經逐漸對袁紹方的中軍形成了一個半包圍。
而官軍的右翼騎軍,則在張郃的步步緊逼下,逐漸不支了起來。
“若是右翼撐不住,該當如何?“
法正的潛台詞很明顯,右翼雖然多是騎兵,但基本都是由隴西羌騎和韓遂的
金城兵構成的,打起仗來不會賣死力。
而左翼的步卒主體由段煨、楊奉、張繡等人的老班底構成,加上張衛帶的漢中兵肯出力,嚴顏、黃忠兩員老將也頗為肯戰,所以方才能壓著高覽打。
戰爭的魅力也在於此,任何一個微小的變量都會引發戰局巨大的波動。
坦白地講,劉弋的心裏也沒底。
而且,就如同袁紹要幫麴義下最後的決斷一樣,官軍的決斷,也得劉弋來說出口。
這不是在破壞朱儁的指揮,而是這個責任隻有劉弋能背負的起。
“陛下,不能再拖了。“
法正遙遙前指,中軍作為了集中了劉弋最多家底的部隊,此時甘寧、太史慈、趙雲三部合在一起,正在奮力突進。
而這種突進卻並不能決定勝利。
原因很簡單,即便韓莒子的騎兵部隊被挫敗,勝利的天平還是不斷地向袁紹這邊傾斜著。
或者換句話說,官軍這一次的攻勢,已經是強弩之末了。
擊的穿韓莒子,卻擊不穿後麵的眭元進。
僅僅是言談間,作為袁紹的最後一擲,眭元進沒有辜負袁紹的期望,隨著他
的生力軍加入戰鬥,整個中部戰場的局勢開始劇烈變動了起來。
官軍中軍的所有部分,無論是靠著最後一口心氣突擊的趙雲、太史慈、甘
寧,還是早就疲憊不堪的胡車兒、徐晃、關羽,此時都已經無力再戰了。
官軍的左中右三軍,人數都是兩萬人。
而此時官軍的中軍打到現在,隻剩下了一萬六七千人的樣子。
對麵的袁紹軍有多少呢?
算上眭元進的六千步卒,足足有兩萬五千餘人。
也就是說,縱然官軍的中軍始終保持著攻勢,但在袁紹投入了手中的最後一
支預備隊後,官軍中軍的兵力劣勢還是不可避免地顯現了。
此時,劉弋身邊的禁軍已經派了出去。
留在他身邊保護的,隻有關羽的四百餘校刀手,以及王越帶領的六七百羽林衛、虎賁衛。
時間滴滴答答的過去,官軍的中軍略顯不支了起來。
而官軍的左翼,卻在段煨的帶領下越戰越勇,開始把高覽向袁紹軍的中軍部分擠壓。m.X520xs.Com
“告訴馬騰,讓他無論如何都要維持住右翼的戰線...打完這場仗...算了,你就這麼告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