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兒臣願意做這替罪羔羊(1 / 2)

秦懷璧笑意不減。

她慢吞吞道:“兒臣不巧在母後封後那日路過了宗祠,聽到了一些本不該聽到的話。兒臣想著,許是因為如此,父皇才會對兒臣不聞不問,以至於連兒臣的死活都不顧。”

順嘉帝的瞳孔微縮。

他張了張嘴,卻還是坐下,道:“老大和喬綺瑩之事, 可是你在背後推波助瀾?”

秦懷璧直言不諱:“是兒臣所為。”

“喬家是文臣,並無實權,可喬禦史終歸是老臣,將喬家女兒嫁給老大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你倒好,偏偏要任由那婢子胡言,將個喬家和沈家鬧得雞犬不寧不死不休!”

秦懷璧倔強抬頭道:“父皇隻在意朝堂, 難不成當真就絲毫不在乎大皇兄的感受?的確, 茗青無家室, 父母都不知姓甚名誰,連名字都是兒臣為她而取,可父皇不要忘了,您口中的婢子,卻同兒臣相伴十多載,若父皇當真有為大哥著想分毫,就該為皇兄和茗青賜婚,而不是棒打鴛鴦!”

順嘉帝猛地一推,手邊的奏折便散了滿地,瞧著分外狼狽。

秦懷璧低頭看著眼前散落而開的奏折。

所上奏的大半內容掃上一眼便知都是如出一轍,無非是彈劾她深陷流言,連帶著沈家和喬家的事端也同她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又稱沈家折了個女兒,兒子也不知所蹤,連肱股之臣舒子躬也入了獄,將舒子躬收監的江楚珩對溫慶公主的愛慕也是人盡皆知,此事隻怕是二人有所勾結雲雲……

總結起來無非就是一行大字:溫慶公主攪得京中天翻地覆, 還求陛下莫要包庇溫慶公主,及早對她有所懲治,否則隻怕後患無窮。

秦懷璧挽了挽嘴角。

笑容卻是略帶諷刺之意。

寒門子弟感激她,是因她暗中出資為寒門子弟背負了趕考吃住的費用,以至於讓寒門子弟凍餓而死的概率大大降低。

各地無家可歸的女子感激她,是因她建立紡織廠,廣納女廠工,不至讓女子流離失所,生無所依。

農人感激她,是因她想出了用滯銷瓜果去除酸澀,開設花糕廠,果農收入成倍而增。

原本外強中幹的大魏在因她的努力而逐漸填滿其中空虛,是她不求回報,每日每夜翻著堆積如山的賬本理著數目,不敢有絲毫的馬虎。

而京中這些高官拿著厚祿,卻依仗著世家身份,唯恐秦懷璧的舉措威脅到他們的地位,便將她所收的委屈一筆帶過, 僅憑誣陷與流言, 紅口白牙地坐實了她的罪過。

因她而得勢時, 她便被奉上神壇,稱為盛世公主,當她的舉措威脅到了這些老臣時,她便被推下神壇,跌入塵埃,恨不能人人踩上一腳。

即便今日前來,便是因料到了此事,她還是心中湧上酸楚,眼淚,大顆大顆地滾落眼眶。

同上一次為了對付喬綺瑩的做戲不同,這一次她的委屈,是實打實的。

先是一顆又一顆的淚珠子,緊接著,便是大串大串,如落雨一般,將麵前的奏折染濕了一片,將上麵的字也暈染成大塊大塊的墨漬。

先是無聲地哽咽,緊接而來的,就是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