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第二十八章 如果(1 / 2)

“陛下,張大人到了。”門外的傳話太監輕輕扣了扣門說道。

“快請進來。”趙靖坐在椅子上揉著頭,射你努力地調整身形,好讓自己舒服些,可扭來扭去,還是覺得不舒服。

躬身進來張遷剛準備行禮,趙靖卻輕聲說道:“今日無君臣,子正不用多禮,放鬆些。”

聞言便直起身子的張遷,問道:“陛下是說的哪種關係?”

“朕登基前。”腦海裏想了想,趙靖就說道。

張遷一聽,不再行禮,直直地走到案前,一手抖了抖口袋,另一隻手竟直接將書案上放著的精巧茶缸裝進口袋中,在若無其事地走到一旁的椅子上坐著,這才說道:“陛下今日傳召老臣,是有有要事?”

無可奈何地看著張遷做完這一套可謂是行雲流水的動作,趙靖哭笑不得地說道:“我說子正,,平日裏你還偷偷摸摸的,這朕一說放鬆,你就旁若無人地‘自取’起來了?”

張遷笑著說道:“陛下要老臣放鬆,老臣不敢矯做,一放鬆便現了形,陛下見諒。”

說完看著趙靖左扭右扭的身子,便好奇道:“陛下這是有什麼要緊事?怎麼看著這麼的...呃。”

“坐立不安?”替張遷說完這個詞,便看見張遷點點頭,又說道:“朕今日不知怎地,怎麼做怎麼不舒服,像是這椅子燙人一般,這才這幅模樣,不說這個了,朕今日是想問問子正,據說坊間如今傳聞,朕不得天命,不是真龍,子正可有聽說?”

“陛下這是從何說起?老臣近日不怎麼出門,還沒聽說過這事。”張遷納悶道。

看著張遷一臉疑惑的表情,心知張遷不是瞞著自己,便說道:“子正還是要多出門走走,當朝首輔怎麼能兩耳不聞窗外事?”

張遷頓時尷尬地解釋道:“陛下,不是老臣不出門,隻是這幾日都是大理寺,刑部,禦史台的來回跑,實在無心理會這坊間傳聞。”

“嗬嗬,是朕糊塗了,忘了子正還有案子要辦。”看到張遷聽到這句話,便伸出兩隻手,左右掏了掏耳朵,趙靖便笑嗬嗬地說道:“據坊間傳聞,朕無帝王相,非是天命所歸,卻坐上了皇帝,如今三個兒子,一個一無是處,惡貫滿盈,一個如今瘋瘋癲癲,枉為人子,一個英年早逝,未盡孝道,這邊是老天的懲罰,所以坊間就有了朕不得天命的傳聞,子正如何看?”

張遷沉思良久,才說道:“這謠言便是謠言,陛下不可放在心上,陛下若是覺得糟心,老臣再接這查流言出處的案子,亦無不可。”

“子正啊,今日讓你來,可不是讓你來接案子的,朕是想聽聽,朕這些年真真信得過的首輔大人是有何想法,可不許給朕亂打岔,你給朕說說。既然今日許了朕登機前的關係,朕就當今日不曾召見過你,說完便當沒說過。”趙靖便說便擺手,說完便做出麵有不喜地樣子,看著張遷

張遷這才拱了拱手,開口說道:

“陛下既然如此,老臣也不好矯情。先說這太子,不瞞陛下,當年老臣知道太子的秉性如何,隻是朝中各方大臣大多上書,老臣也不想自招麻煩,便由得去了,後來聽說太子的種種作為,老臣也是追悔莫及,就那少師楊遠及都多次向老臣抱怨,老臣也上書過陛下,隻是陛下每每都是壓下,皇後娘娘也多次遣人向老臣保證,太子會改,希望老臣能高抬貴手,老臣也是無可奈何,直到後來出了事,老臣才明白,人心不是說改就能改的,所以老臣認為,這太子如今的情形,隻能說是咎由自取,自作孽,與陛下坐不坐皇位並無關係。”

趙靖聽到張遷如此大膽的言論,隻是點了點頭說道:“齊兒如此,與他的愚蠢不無關係,行事又狠辣無情,其實早在他位列東宮兩年,朕就不打算讓他登上帝位,以他的行事性子,國祚怕是不久,子正接著說。”

聽到趙靖的評價,張遷左右看了看,走到茶案前,便自己動手沏起茶來,便接著說道:

“再說蜀王,蜀王早年間可以說是驚才豔豔,韓夫子都說過他是大材,可堪大用,隻是當年英妃體弱多病,孕期不足,導致早產,這才使得蜀王自小便體弱多病,再加上蜀道艱難,一路顛簸,才致使蜀王英年早逝,隻能說天妒英才,這與陛下也無甚大關係,陛下萬不可過於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