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3章 天造就,獨行者(2 / 3)

為了爭鬥而鬥爭,在今日生靈看來這簡直沒有任何道理,其實並非無跡可尋。

生命的本質就是生存,為了生存可以不顧一切的戰鬥下去,由此‘戰鬥’兩個字本就是生命的主題之一,隻是在古時宇宙中,這兩個字被無限的放大了:為了生存而戰,跟著‘戰鬥’這個主題被不斷突出不斷放大,漸漸成了本性,漸漸變成了為了戰鬥而生。

看一看生靈成長的過程,不斷犯錯、然後改錯,常常會矯枉過正,又再慢慢調整回來。

進化,本就是個錯誤不斷的過程。

古時宇宙古時生靈,他們活在一個矯枉過正的錯誤中。

凡間生靈看不清這一點,但赤霓能看清楚,他是神,他想糾正這個‘矯枉過正’。

當時赤霓的感覺很糟糕,倒不是新上來的仙家對他有什麼威脅,畢竟那時宇宙間所有的道都是他所開、他所傳,那些徒子徒孫還沒有傷害老祖的能耐。可赤霓覺得‘為了戰鬥而生存’的世界並不是自己理想中的樣子。

大凡強大仙魔,都有自己的執拗所在,他們會堅持自己的理念、去奮不顧身地追求自己心中的圓滿,比如今天的佛祖、道尊。赤霓也不例外,他希望凡人可以超脫世俗,他希望宇宙中有許多仙家,他不想修家、仙人們成天到晚殺殺殺,雖然他自己也有一顆爭鬥之心。

他要拔除凡間生靈的爭鬥之心,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但赤霓是神,那個宇宙中所有大道的開拓者,他的強大與智慧都深不可測。

又是漫長時間的思索、摸索,這其間他傳道的那十七座凡間或先或後,全都因為強大修者的征戰而‘滅圓’,飛升上來的仙家也皆因他們的自相殘殺而隕落,得以‘重新開始’的赤霓也終於找到了重新開始的辦法:

他創出了新的修行辦法:在修行、築基的第一步,就徹底拔出修者的爭鬥之心——不靠修者自己,而是靠外力、靠他創出的法器強行抽走修者心底那份爭殺本念!

聽到三屍說到這裏,道尊與神君對望了一眼,兩人都微微皺眉,被困在鏡子裏的佛祖則輕輕歎了口氣。

他們三個都是大道的開創者、擁有者,尤其道尊、佛祖,立法門傳經義於人間,在今日無數凡間香火鼎盛的兩大法門,都在勸人向善、抹去自己的爭鬥之心,可是這個是自我鬥爭、自己去剔除自己心魔的過程,不應去借助外力。

本性不是不能變,但應知行合一、以自己的經曆和感悟逐漸去蕪存菁。道也好佛也罷,經書中的道理和法音禪唱自定清寧印等等,都是輔助的手段,法門下的修行者真正想要獲得平靜,歸根結底還是靠他自己。

升仙可讓人得大力開睿智但獨獨不會改變心根本性,天都不會去篡改的人心人性,赤霓出手開始去改。

同樣的事情,今天的佛祖道尊也能做到,但他們不會去做,無論是心隨自然還是四大皆空,都是自我覺醒的過程,若沒了‘自我’自然也就談不到覺醒,不能覺醒修行也就失去了意義,此乃大義;歸結到修家自身的話,若被外力強行抽奪心根本性,縱使因此鑄成道心也會存有重大缺陷,哪怕成就了金仙體魄得以飛升證位,遲早有天也會道心崩碎……說穿了,心不全慧殘缺,遲早走火入魔。

佛祖道尊知道的後果,赤霓卻不曉得,不是赤霓目光短淺,隻因他是舊時宇宙中第一位神仙,前車無可鑒,他始終在獨行……

赤霓煉就了一麵鏡子,此鏡可強行奪下修者的爭鬥本心、為修者逆改本心直接建下道基,之後他又選了一座凡間,先傳鏡再傳道,這次果然大獲成功,被抽奪了爭鬥之心的凡人,再不會把修行看做爭殺手段,入道則再無爭殺。

鏡子神奇,難隻難在創造時,一旦創造成功,想要再依樣祭煉就簡單了,那些年裏赤霓煉化了無數鏡子,分發於無數人間。他發下去的鏡子皆為‘子器’,另有一尊‘母鏡’為他自己隨身攜帶,所有子器從凡間凡人處拔除下來的‘爭鬥之心、摧毀本念’都化做烏黑邪氣源源不絕地彙入母鏡之中。

這份邪氣不能外泄出去,否則不知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可是赤霓想盡了辦法也無法邪氣徹底煉化,隻能將它們鎮壓、封印。

無論以後怎樣,在舊年古時,宇宙的確迎來了大一統的時代,飛升的仙家善戰卻厭戰,沒了爭殺就有了團結,處處和氣的仙天也有一份共同的信仰:奉赤霓為神。

仙家無數,但隻有一個法門,法門中也隻有一尊上上仙神,赤霓。

好處顯現了,而漫長時間裏,強抽心根本念的惡果也悄悄顯出征兆,偶爾會有仙家突然發瘋,有人暴體而亡有人狂躁作亂。普通仙家並未足夠重視,隻以為走火入魔是普通的修行問題,畢竟發瘋的隻是個別人。

不過赤霓卻留意到了所有的‘偶爾’,他大概明白可能是自己創出的鏡子惹禍了,可是找到症結所在並無用處,需得找出解決的辦法才行,由此赤霓又投入枯燥卻充滿挑戰的道法研究中去。

隻是想要彌補逆天改性造成的惡果實在太困難了,單單研究凡人、仙家根本沒用處,赤霓唯一有可能解決問題的機會僅在於:研究自己。

這種情形有些像中土傳說裏的神農嚐百草,非得感同身受否則難以把握問題的核心,所以赤霄對自己施法,他把鏡子照向了自己,他改了自己的本心,抽去了自己的爭殺之心。

蘇景緩緩地呼出一口長氣,心中很古怪的感覺,古時那座浩瀚宇宙,就被赤霓一個人給玩壞了?

但不可否認的是,赤霓做的那些事情,無論是對是錯至少他的本意是善良的,在發現搶改心性的惡果、發現這重惡果似乎無法挽回後,他仍把鏡子照向了自己,這就更值得敬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