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 隱藏的賬目(2 / 2)

蕭如宸的目光不經意意落在了戶部王尚書的詩集。

這本詩集很普通,在京都的書肆中很常見。一些準備科舉的考生尤喜歡挖掘主考官們的喜好,企圖在秋圍中能脫穎而出,取得一個好的成績。但這類人又無法真正的接觸到這些主考官們,是以,很多文官的筆墨在一些備考的科舉考生中倍受歡迎。

戶部王尚書的詩集她讀過,不過是一些歌功頌德的詩句,新意沒有,拍馬屁的功夫倒是一流。如果這本書放在其他任何地方,她都不會覺得奇怪,但唯獨在一個未曾經曆過科舉,而是靠花錢捐官得到縣丞職位的人的書房中,那這其中隱含的深意就有待考究了。

‘西去二三裏,二三……二三……”

蕭如宸將稿紙拿在手中,細細品讀著詩句的意思。忽然,眸內精光一閃,她好像知道他們是如何通過詩信傳遞消息的了!

二三裏,就是第二十三頁,蕭如宸對照著詩句上的數字,翻開詩集,打開第二十三頁,是一首名為《朱雀詞》的詩。五六間,就是第五列第六個字,順著詩詞找下去,是一個“雄”字。至於“萬丈”和“兩不見”,應該就是代表了錢款的金額,即“二萬兩”。也就是說,華亭縣守備軍統領朱壯雄,得銀二萬兩。

同理,‘昨夜雷鳴四五聲’中的四五,指的就是詩集的第四十五頁,至於第二句的‘吾恐夜雨阻人行’中的數字則是‘吾恐’,‘吾恐’即為‘五空’,是‘五十’的意思,也就是詩集第四十五頁中的第五列第十個字“明”。接下來的‘義無顧’和‘萬裏’,則同樣代表了“一萬兩”。即華亭縣縣尉劉明忠,得銀一萬兩。

所以,這稿紙上的每一首詩詞,代表的其實是一個人分得的銀兩總數。

蕭如宸抄起桌上的筆墨,在空白的紙上一一記錄著詩句上所蘊含的內容,待得將紙上的詩句整理完後,整個華亭縣上下官員的“分贓”比例就呈現在了幾人的眼前。

她前前後後的將上麵的金額加起來,剛好是十萬兩白銀,也就是本次朝廷撥給江南水患的賑災餉銀!

他們果然是私吞了賑災的餉銀,而且吞的涓滴不剩!

豈有此理!簡直罪無可恕!

蕭如宸憤怒的拍了下桌子,桌子一角立時被拍斷。

“怎麼了?怎麼了?你發現什麼了?”顧堯被蕭如宸突如其來的怒氣震的一驚。

蕭如宸將破解出來的賬目遞給顧堯。

“這是……賑災餉銀的去向?”顧堯越看越心驚。“你是怎麼發現的?”

“你看這首詩,西去二三裏,你翻開王尚書的詩集,打開第二十三頁,你看到了什麼?”

“一首《朱雀詞》。”

“房屋五六間,你再看一下第五列第六個字是什麼。”

“是‘雄’字!”

“明白了麼?”

“朱壯雄白銀二萬兩!”顧堯驚的捂住了嘴巴。

“子禮,你太牛了!”顧堯豎起大拇指。

他與蕭如宸一起辦案不隻一次兩次了,但每每都會被她的聰敏所折服。

那些首不入流的打油詩,他也看過,而且看了不止一遍,除了覺得可笑,毫無文采之外,什麼都沒看出來。哪想蕭如宸不過品讀了幾次,就知曉其中所蘊含的真實內容。顧堯不得不稱在心中稱讚:有些人的智慧,是你拍著馬也追不上的!

“那我們現在就準備著手收網麼?”顧堯的眼中閃著精光,仿佛已經預見了那些貪官們的下場一樣。

蕭如宸搖搖頭,“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