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 隱藏的賬目(1 / 2)

回到了暫住的別院,而顧堯卻早已等在那裏了。見蕭如宸推門而入,立刻推開跑在他前麵的四喜,迎了上去。

“你終於回來了!”等候多時的顧堯麵色關切中帶著一絲焦急。

四喜擠開搶在他前麵的顧堯,剛想說話,忽然瞧見蕭如宸手臂上殘留的箭羽,驚呼道,

“主子,您受傷了!”

蕭如宸擺擺手,“無礙,二喜呢?”

“你一進院我就聞到了血腥味。”麵無表情的二喜手中提著藥箱,站在書房的門口。

月光,從她的身後灑下,為她鍍上了一層冰冷的薄霜。

“什麼情況?”

蕭如宸坐下灌了一大杯茶水,問道。二喜則在一邊清理著殘留的箭簇。

“剛剛華亭縣縣丞曹劉帶人來搜查,說是府衙遭了賊人,就過來看看少卿大人是否安好。還好二喜扮了你的模樣,這才混過去。”四喜瞪了一眼搶在他前頭的顧堯,連忙回道。

“無妨,那個曹縣丞不過是想確認我是否是那偷賬本之人罷了,不用管他!”蕭如宸說著,隨後將目光看向顧堯,

“對了,賬本呢?”

“呃……我在逃脫的過程中為了躲避搜查的守備軍,不慎落入了水中。哎!你自己看吧!”顧堯不知道怎麼解釋,隻得把打濕的賬本遞給蕭如宸。

蕭如宸接過,光從外麵看,賬本已經濕透了。翻開裏頁,更是慘不忍睹。

由於顧堯是將賬本倒扣塞入懷中的,所以整個賬本的後半部分全部打濕,並且粘在了一起,上麵的筆記被河水暈染開,已經糊成一片,根本無法分辨,隻有前半部分依稀可以辨清字跡。

蕭如宸眉頭緊鎖,相比較賬本的前半部分,對他們而言最重要的其實是賬本的後半部分。倒不是說前半部分沒用,而是因為後半部分是相對近期的賬目,比較方便查證。而且這部分很有可能記載了賑災餉銀的去向。

畢竟他們就是為事情而來的。

如今看來,對於華亭縣這些貪官的罪證,他們還要從長計議。

顧堯見蕭如宸眉頭緊鎖,也知是因為自己失職,導致案件變得更加複雜化。他對自己也很是氣憤,但卻又無可奈何。

“這該防水的不防,不該防水的卻一字不漏!”顧堯所憤的拍著桌子。

“你說什麼?”

“啊?我說這原本應該妥善保管的賬本不做防水措施,偏偏那幾頁破紙和那本破詩集卻做了防水,你說奇怪不奇怪!”

蕭如宸沒有回答顧堯的問題,她陷入了沉思。

沒有人會做舍本逐末的事情。圈子裏的一些官員們為了自己的交流不被人察覺,一般都有自己特殊的傳信方式。而那華亭縣縣丞曹劉既然想要留下證據作為自己的後路,就一定會保留最原始的用於交流信息的書信,至於密室中的賬目不過是他自己翻譯過來用作查賬備用的罷了。

如今既然已沒有了備用賬本,那如今她隻好從這原始的賬目上下手了。

她的心中隱隱有一個猜測,現在,她需要驗證一下自己的想法。

“把詩集給我!”

當蕭如宸將所有的詩稿攤在桌麵上時,那一首首夾帶數字的詩詞便映入眼簾了。

‘西去二三裏,房屋五六間。河堤萬丈長,相看兩不見。’

‘昨夜雷鳴四五聲,吾恐夜雨阻人行。奈何將去義無顧,且行萬裏無人同。’

……

看到這裏,蕭如宸眉頭微皺。這幾首詩看似驢唇不對馬嘴,但卻有關一定的規律。稿紙上的詩詞中,幾乎句句帶著數字。而這些數字有些相同,有些又有著些許的差別。這一定是某種通過數字定位來傳遞信息的方式,隻要找到了他們定位的參照,就一定能破解這其中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