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第四百零二章 歸京(1 / 2)

八月十五中元節,同時也是姬如歡的十八歲生辰,他們想在中元節之前趕回京都,路上便加快了腳步。

一路緊趕慢趕,總算在八月十三趕到了大明京都。

大明半年前才經曆過大戰,到底不似以前那般繁榮昌盛了,不過再經曆了半年的沉澱,京都臨淵也總算是有了些過節的氣氛,大街上熱鬧異常,到處都已經掛起了大紅的燈籠,迎接著中元節的到來。

這大半年,大明沒再敢跟鄰國動幹戈,南陽七座城池都還在南越國手中沒拿回來,隻是暫時守住了防線,沒讓南越再繼續北進。

而大周這邊,因為燕國的加入,吳越軒跟郭誠倒是趁機從大周的手裏奪回了大部分城池,隻遼東邊境的幾處大的關鍵的城池,大周派了重軍把守,暫時還在大周手裏。

吳越軒跟郭誠手裏的人也並不多,他們都謹慎的沒敢跟大周的大部隊去硬碰硬,而是選擇了休養生息,先將局勢穩住再說。

至於剩下的城池,總有一天,他們會全部都奪回來。

而北境這邊,沒了西夏參與,大涼也隻能跟鎮北軍不相上下的打個平手,倒是沒能占到一絲一毫的便宜。

大明朝堂經曆過皇上的一番血洗之後,也都變的異常安分,皇上更是毫不手軟的用自己的鐵血手段,解決了難民及軍餉糧草的問題。

即便是不少名門世家達官貴族們都為了這事兒損失慘重,但也沒人敢多說一句不是。

而風雨飄搖的大明,也漸漸開始恢複了生機。

姬如歡跟獨孤馳硯的歸京,讓原本已經逐漸恢複熱鬧的京都更添了幾分熱情。

或許這兩人招了不少大明朝臣的嫉恨,但京都的百姓和大部分朝臣都是感謝這兩位的。

這位突然出現的九皇叔,在大明最危難之際穩住了朝局,又親自前往西夏勸西夏退兵,解決了北境之危。

而這位鳳陽郡主,更是親赴遼東戰場,兄妹二人帶著殘軍協助遼東軍守住了大明的遼東,雖為女子,卻一點不輸男子的氣概。

據說這燕國能及時出手幫忙,也是因為這鳳陽郡主,據說當年這位鳳陽郡主,在冀州之時碰巧救了燕國太子的命,乃燕國太子的救命恩人,而燕國太子能及時出兵,也是為了救鳳陽郡主,還她救命之恩的恩情。

總之,如今京都的人再提及鳳陽郡主,早已經不是什麼關於鳳陽郡主水性楊花、張揚跋扈的八卦小道消息,而是一臉欽佩的說著鳳陽郡主巾幗不讓須眉, 北境救父,遼東救兄的光榮事跡。

他們回京的消息知不道何人透露了出來,不光隻太子和姬家人帶著不少朝臣在城門口迎接,這城內的百姓更是熱情的夾道歡迎。

這般景象,也是嚇了姬如歡一跳,不過見著父親跟二哥英姿勃發的站在太子的身旁,姬如歡還是很高興。

這一世,總算是因為自己有了改變,皇上還是皇上,太子也還是太子,自己的家人也都好好的。

一番寒暄之後,一行人便被熱情的迎進了京都,都沒來的及回家,就被帶著進了宮裏的長生殿,皇上已經在長生殿給兩人準備了接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