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收藏點擊推薦!
聽到劉鄉長這樣說,陳永年和蘇小芳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們前幾次來找鄉政府的領導,那些領導不是推來推去,說自己不知道或這個事不歸自己管,就是說要研究一下,再給他答複,過幾天再來,卻說還沒有研究,自己跑了也不知有多少回,最後計生辦付了一千元的營養費,就從此沒有下文了,可憐自己為了治好妻子的病,不斷四處打工,花了好幾千,還是沒有治斷根。
後來再找鄉政府,鄉裏的領導幹脆不理,自己也死了心,隻以不交農稅提留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悲憤,這次自己沒有找鄉裏,而劉鄉長竟然是如此關心自己,這讓他夫婦倆如何不感激。
“劉鄉長,有你這句話,我們就知足了,能治好小芳的病,那是再好不過,萬一真的治不好,這也隻能怪我們命苦。劉鄉長,你是我見過的最好的領導,我們絕不給你添麻煩,我們夫婦倆會一輩子記住你的恩德。”陳永年顫聲說道。
劉思宇忙說道:“陳大哥,嫂子,看你們說的,我不過是做了一點自己該做的,你們不要這樣說,都是我們當幹部的沒有做好。這樣,你們先回去準備一下,我跟張書記商量一下,爭取在近幾天送嫂子到大醫院再確診一下。”
陳永年和蘇小芳說著感激的話,激動地下樓去了。
劉思宇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然後端著茶杯往張高武的辦公室走去。
在決定解決陳永年的問題的時候,最初劉思宇也考慮過先向張高武書記請示一下,不過又想到這個事拖了好久,沒有解決,張書記肯定有他的想法,如果先請示了,張高武表明了不願解決的觀點,自己再動手去解決,那就不合適了,幹脆來一個先斬後奏,這樣即使張書記有什麼不同的意見,自己的話都說出口了,他總不會讓自己收回來,最多費點口舌解釋,然後檢討一下自己不事先彙報的錯誤,想來張書記也不好再說什麼。
劉思宇可不想在自己離開黑河鄉後,陳永年這件事還沒得到解決,就算陳永年一心想生兒子,違背了計劃生育,但也不能成為他們承擔不幸的理由。
果然,張高武書記聽到劉思宇答應了送蘇小芳到大醫院去檢查確診,並表態鄉政府一定盡快解決此事,心裏就對劉思宇有點看法:這劉思宇也太無組織無紀律了吧,好歹自己還是黑河鄉的黨委書記,這樣大的事,竟然事先不請示不彙報,還把自己這個鄉黨委書記放在眼裏嗎?
“思宇同誌,我知道你這樣急於解決這件事,是為了鄉裏的工作,但作為一個領導,看問題一定要看得深遠才行啊,你想,這個事都過去了三年了,這三年中,難道真的沒有一個領導想把它解決掉?當然不是,而是這個事實在是涉及麵太大了,搞得不好,就會讓鄉裏的工作陷入被動,給鄉裏造成很壞的影響。你想,如果鄉政府承認是自己的工作失誤,那是不是就否定了鄉裏的計生工作?還有,到時產生的巨額醫療費哪裏出?等等等等,可以說,這件事稍微處理不好,是會帶來大麻煩的。”張高武顯得語重心長地說道。
這還是因為張高武知道劉思宇能力不小,而且後來還有人支持,如果換成別人,他可能早就狠狠地批過去了。
“張書記說得有理,聽你這一說,我這才知道自己在這件事上處理得很不穩重,還是張書記看問題看得深遠啊,張書記,和你相比,我還是太嫩了,以後我一定多向你學習,爭取盡快成熟起來。”劉思宇很誠懇地說道。
看到劉思宇像一個承認錯誤的孩子,張高武心裏的氣慢慢消了下來,這劉思宇自從和自己搭班子以後,對自己一向非常尊重,該請示的請示,該彙報的彙報,該商量的商量,細想起來,他應該算是和自己最合得來的鄉長了,這件事他既然已經表態,那就按他說的去辦吧,畢竟他也是為了鄉裏的工作。
想通了這一點,張高武的臉色平和下來,他掏出煙來,丟了一支給劉思宇,劉思宇打燃火機,先替張書記點燃,然後給自己點上。
吐了一個煙圈,張高武平靜地問道:“思宇鄉長,如果蘇小芳的病能治好,那筆醫療費準備如何解決?如果治不好,你如何解決她的工作問題?”
聽到張高武這樣一說,劉思宇知道張高武書記同意了自己的意見,稍稍坐正身子,說道:“張書記,我先向你彙報一下我的初步想法,你幫我把把關。”
“說吧,”張高武淡然說道。
“我想讓鄉黨政辦的胡大海主任陪陳永年和蘇小芳到賓州一醫院再檢查一下,他處理這方麵的事很有經驗。如果醫生說她的病能治好,就立即在賓州一醫院治療,至於費用,我想還是從計生辦的經費裏出吧,畢竟鄉計生辦也有部分責任,隻要今年的農稅提留能任務能完成,再加上教育這一塊現在收歸縣裏統籌,這點醫療費還是能擠出來的。實在不行,還可以以救濟特困戶的名目向上麵要一點專項救濟金。如果醫生檢查說不能根治,那就考慮向上麵要一個指標,給她安排一個輕鬆一點的工作。我問過了,這蘇小芳今年還不到三十歲,是一個高中生。應該可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