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要論信息保存的時間,咱們那個時候的存儲器還好些,他們找了些公元世紀的u盤和硬盤,有些居然還能讀出來。據實驗,這些存儲器如果質量好,可以把信息保存五千年左右;特別是我們那時的光盤,如果用特殊金屬材料製造,能可靠地保存信息十萬年。但這些都不如印刷品,質量好的印刷品,用特殊的合成紙張和油墨,二十萬年後仍能閱讀。但這就到頭了,就是說,我們通常用來存儲信息的手段,最多隻能把信息可靠地保存二十萬年。而他們要存十億年!
“我們向『政府』彙報說,按現有的技術,把10g的圖形圖像信息和1g的文字信息(這是博物館工程所要求的最基本的信息量)保存十億年是不可能的,他們不相信,但我們證明了真的不可能,於是他們把保存時間降到一億年。”
“但這也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學者們開始尋找那些在漫長的時間中保存下來的信息。史前古陶器上的圖案,保存了一萬年左右;歐洲岩洞裏發現的壁畫,大約有四萬年的曆史;人類的人猿祖先為製造工具在石頭上砸出的刻痕,如果也算信息的話,最早在上新世中期出現,距今約二百五十萬年。可你別說,還真的找到了一億年前留下來的信息,當然不是人類留下的,是恐龍的腳印。
“研究繼續進行,但沒有什麼進展,科學家們顯然已經有了一些結論,但在我麵前總是欲言又止。我對他們說,沒什麼,不管你們得出的結果多麼離奇或離譜,沒有其他的結果,我們就應該接受。我向他們保證,不會有什麼東西比我的經曆更離奇和離譜的,我不會笑話他們。於是他們告訴我,基於現代科學在各個學科最先進的理論和技術,根據大量的理論研究和實驗的結果,通過對大量方案的綜合分析和比較,他們已經得出了把信息保存一億年左右的方法,他們強調,這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可行的方法,它就是——”羅輯把拐杖高舉過頭,白發長須舞動著,看上去像分開紅海的摩西,莊嚴地喊道,“把字刻在石頭上!”
aa嘻嘻笑了起來,但程心沒笑,她被深深震撼了。
“把字刻在石頭上。”羅輯又用拐杖指著洞壁說道。
程心走到洞壁前,在黯淡的燈光下,她看到洞壁上密密麻麻地刻滿了字,還有浮雕的圖形。洞壁應該不是原始岩石,可能經過了金屬注入之類的處理,甚至可能表麵完全換成鈦合金或黃金一類的耐久金屬,但從本質上講,仍是把字刻在石頭上。刻的字不是太小,每個約有一厘米見方,這應該也是為長久保存考慮,字越小越難保存。
“這樣做能保存的信息量就小多了,不到原來的萬分之一,但他們也隻能接受這個結果。”羅輯說。
“這燈很奇怪。”aa說。
程心看看旁邊洞壁上的一盞燈,首先注意到它的造型:一隻伸出洞壁的手擎著一支火炬。她覺得這造型很熟悉。但aa顯然指的不是這個,這盞火炬形的燈十分笨重,體積和結構都像古代的探照燈一般,但發出的光卻很弱,大約隻相當於古代的二十瓦白熾燈泡,透過厚厚的燈罩,隻比燭光稍亮一點。
羅輯說:“後麵專門為這些燈供電的部分就更大了,像一座發電廠。這燈可是一項了不起的成果,它內部沒有燈絲,也沒有激發氣體,我不知道發亮的是什麼,但能夠連續亮十萬年!還有你們進來時的那兩扇大門,在靜止狀態下,預計在五十萬年的時間裏能夠正常開啟,時間再長就不行了,變形了,那時要再有人進來,就得把門破壞掉。在那時,這些燈都已經滅了有四十萬年了,這裏一片黑暗。但對於一億年而言,那隻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