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在望遠鏡的原始視野中,三體星係的圖像看上去很平淡,隻是太空背景上的一小片白『色』,像夜空中的一片羽『毛』,但圖像經過處理放大至全屏後,顯現出一片壯麗的星雲。恒星爆發已經七年,現在看到的是爆發後三年的景象。在引力和原恒星留存下來的角動量的作用下,星雲由淩厲的放『射』狀漸漸變成一片柔和模糊的雲團,然後被自轉離心力壓扁,顯示出清晰精致的螺旋狀。在星雲上方,還可以看到另外兩顆恒星,其中一顆顯示出圓盤形狀,另一顆隻是更遠處的一個光點,隻有從它在群星背景上的移動中才能分辨出來。
從災難中幸存下來的兩顆恒星實現了三體世界世代的夢想,構成了一個穩定的雙星係統,但現在沒有生命能享受它們的照耀,這個星係已經完全不適合生命生存了。現在看來,黑暗森林打擊隻摧毀三星中的一顆,並不僅僅是為了經濟,還有著更毒辣的目的。在星係中仍存在一至兩顆恒星的情況下,星雲物質不斷被恒星吸入,這個過程產生了巨量的強輻『射』,使現在的三體星係成為了輻『射』的熔爐,對生命和文明來說是一個死亡之域。正是這強輻『射』的激發,才使得那片星雲自身發光,看起來如此明亮清晰。
“這讓我想起了那天夜裏峨眉山的雲海,”瓦西裏說,“那是中國的一座山,在那山的頂上看月亮是最美的景致。那天夜裏,山下全是雲海,望不到邊,被上空的滿月照著,一片銀『色』,很像現在看到的樣子。”
看著這四十萬億千米外的銀『色』墓場,威納爾也感慨萬千,“其實吧,從科學角度講,毀滅一詞並不準確,沒有真正毀掉什麼,更沒有滅掉什麼,物質總量一點不少都還在,角動量也還在,隻是物質的組合方式變了變,像一副撲克牌,僅僅重洗而已……可生命是一手同花順,一洗什麼都沒了。”
威納爾再次細看圖像,得到了一個重要發現,“天啊,那是什麼?!”他指著圖像中距星雲有一段距離的太空說,按比例,那裏距星雲中心大約三十個天文單位。
瓦西裏盯著那裏看,他畢竟沒有天文學家久經訓練的眼睛,開始什麼都看不出來,但後來還是在漆黑的背景上看出了隱隱約約的輪廓線,勾勒出一個大致的圓形,像夜空中的一個肥皂泡。
“看上去很大,直徑有……約十個a[72]吧,是塵埃嗎?”
“絕對不是,塵埃不是這種形態。”
“你以前沒見過?”
“誰也沒見過。這東西透明,邊界很淡,以前最大的望遠鏡也看不到。”
威納爾把圖像再次推遠,想從整體上看看星雲與雙星的位置關係,並且想知道是否能看出星雲的自轉。在視野中,星雲再次變成漆黑深空中的一小片白『色』。就在這時,在距離三體星係約六千個天文單位的遠距離太空中,他又看到了一個“肥皂泡”,比剛才那個大許多倍,直徑約五十個天文單位,約為一個行星係大小,在裏麵可以容納三體星係或太陽係。威納爾把這個新發現告訴了瓦西裏。
“天啊!”瓦西裏驚叫一聲,“你知道這是什麼位置嗎?!”
威納爾盯著看了一會兒,試探著說:“三體第二艦隊進入光速的位置?”
“對。”
“你肯定?”
“我以前的職責就是觀察這片空域,比對自己的手掌都熟悉。”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曲率驅動飛船在進入光速的加速段會留下航跡。
第一個較小的航跡在三體星係內部,它的出現有幾種可能。也許,三體世界最初並不知道曲率驅動會留下航跡,在試驗曲率引擎或光速飛船試航時在星係中意外產生了航跡;或者他們知道航跡的事,卻因某種意外把航跡留在星係中。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絕對不是他們希望的事,他們肯定試圖消除航跡,但沒有做到。十一年前,三體第二艦隊用了一年時間進行常規航行,在距母星係遠達六千個天文單位時才啟動曲率引擎進入光速,就是為了讓航跡盡量遠離母星係,雖然這樣做已經晚了。
當時,這個舉動一直讓人們『迷』『惑』,最合理的解釋是:這是為了避免415艘飛船進入光速時的能量溢出對三體世界產生影響。現在看來,是為了避免因曲率驅動航跡暴『露』母星文明。第二艦隊在距太陽係六千個天文單位的遠方就匆匆脫離光速也是這個原因。
威納爾和瓦西裏長時間對視著,目光中的恐懼越來越深,他們都在進行著同一個推測。
“立刻報告。”威納爾說。
“可現在還不到常規通信時間,這時報告,就等於是警報了。”
“這就是警報!警告人類不要自我暴『露』!”
“你過慮了吧,人類才剛開始研究光速飛船,半個世紀後能造出來就不錯了。”
“可萬一初步試驗就能產生那種航跡呢?也許這種試驗在太陽係的什麼地方正做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