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清楚這一點,但我不允許的事你就做不了。”
程心轉身離走。
“階梯計劃需要有一個熟悉雲天明的人去未來。”
程心站住了。
“但必須是pia的人,你願意去嗎?好了,你現在可以遞交辭呈了。”
程心繼續向門口走,但腳步慢多了,最後終於站住,維德的聲音又在後麵響起:“你必須明確自己的選擇。”
“我同意去未來。”程心扶著門虛弱地說,沒有回頭。
程心唯一一次見到階梯飛行器是當它的輻『射』帆在地球同步軌道上展開時,二十五平方千米的巨帆曾短暫地把陽光反『射』到北半球,那時程心已經回到上海,深夜她看到漆黑的天幕上出現一個橘紅『色』的光團,五分鍾後就漸漸變暗消失了,像一隻在太空中看了一眼地球後慢慢閉上的眼睛。以後的加速過程肉眼是看不到的。
唯一讓程心感到安慰的是,種子帶上了,但不是她拿的那些,而是經過航天育種部門精心挑選的。
那麵九點三公斤重的巨帆,用四根五百千米長的蛛絲拖曳著那個直徑僅四十五厘米的球形艙,艙的表麵覆蓋著蒸發散熱層,起航時的質量為八百五十克,加速段結束時減為五百一十克。
加速航段從地球延伸至木星軌道,在這段航程上已經預先布設了一千零四枚各種當量的核彈,有三分之二是裂變核彈,其餘是氫彈。它們就像是一串太空地雷,階梯飛行器的加速過程就是依次觸發這些核地雷的過程。除此之外,還有數量眾多的探測器巡行在加速航段上,以監測階梯飛行器的航向和速度,及時調整下一枚核彈的位置。核爆炸的閃光以一定的間隔不斷地在巨帆後麵亮起,像搏動的心髒,輻『射』的颶風強勁地推動著這片輕盈的羽『毛』。當接近木星軌道的第九百九十七枚核彈爆炸時,監測表明飛行器已經達到了預定速度:光速的百分之一。
但故障就在這時出現了。監測係統通過巨帆反『射』光的頻譜分析發現,帆開始卷曲,據推測最大的可能是一根帆索斷了。但第九百九十八枚核彈仍被引爆,隻剩下三根帆索的帆此時得到了一個錯誤的速度分量,偏離了預定航線。帆繼續卷曲,雷達反『射』麵急劇縮小,監測係統丟失了它,也丟失了它的軌道參數,人類不可能再找到它了。失之毫厘,謬以千裏。隨著歲月的流逝,飛行器距預定的航線將越來越遠,與三體艦隊交會並被截獲的希望也越來越小。按照它最後的大致方向,它將在六千多年後掠過第一顆恒星,五百萬年後飛出銀河係。
但階梯計劃至少成功了一半,人類成功地把一架飛行器——盡管輕得像羽『毛』——推進到準相對論速度。
程心本來已經沒有理由去未來了,她似乎要繼續被階梯計劃完全改變了的人生,但pia仍然讓她冬眠。她的使命變成了階梯計劃的未來聯絡員;設想這項計劃如果能對兩個世紀後的人類宇航有幫助,就需要一個全麵了解它的人,而不僅僅是死的資料。其實,派她去的真正目的,可能隻是希望階梯計劃不被未來所遺忘或誤解。這一時期,還有一些其他的大型工程項目向未來派去聯絡員,目的也一樣。
如果千秋功罪真有人評說,現在已經可以派一個人去解釋歲月造成的誤會。
當程心的意識在寒冷中模糊時,她感到一絲安慰:和雲天明一樣,她也要在無邊的黑暗中漂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