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黑暗森林(10)(1 / 3)

la 現在發生的事情壓倒了一切。所謂探測器熄滅,是說它的發動機關閉了。遠在奧爾特星雲之外,三體艦體探測器就開始減速,減速時它的發動機對著太陽方向啟動,太空望遠鏡就是根據探測器發動機發出的光來對其進行跟蹤,而發動機的光芒一旦熄滅,這種跟蹤就不可能進行了,因為探測器本身實在太小了,從它穿越星際塵埃時產生的尾跡形態推測,它可能隻有一輛卡車大小,這樣小的一個物體現在處於遙遠的柯伊伯帶外圍,本身停止發光,而那一帶遠離太陽,隻有微弱的陽光,探測器的反光更弱,即使是林格-斐茲羅這樣強大的望遠鏡,也不可能從那個遙遠的黑暗太空看到這麼小的一個暗物體。

“三大艦隊成天就知道爭名奪利!現在可好,目標弄丟了……”肯氣憤地說,他沒注意到目前監測站已經處於失重狀態,他劇烈的肢體動作幾乎使自己在空中翻了一個跟頭。

羅賓遜將軍第一次沒有為艦隊辯解。本來,亞洲艦隊已經派出了三艘輕型高速飛船去對探測器進行近距離跟蹤,但三大艦隊隨之爆發了攔截權之爭,後來聯席會議又做出了所有戰艦回港的決議。盡管亞洲艦隊反複解釋,說這三艘飛船都是殲擊機級別的,為了盡快加速,拆除了所有的武器和外部設施,每艘船上隻有兩名乘員,隻能跟蹤目標,根本不可能進行攔截行動,但歐洲和北美兩大艦隊還是不放心,堅持已起航的跟蹤飛船必須全部撤回,改由第四方地球國際派出三艘跟蹤飛船。如果不是這樣,現在跟蹤飛船已經與探測器近距離接觸並進行跟蹤了。而地球上由歐洲聯合體和中國後來派出的跟蹤飛船,現在還沒有飛出海王星軌道。

“也許……它的發動機還會啟動的,”將軍說,“它的速度現在仍然很快,如果不減速就無法泊入太陽軌道,會掠過太陽係。”

“你以為你是三體司令官嗎?那個探測器也許根本沒打算停留,就是要掠過太陽係的!”

肯說著,突然想到了一點,“發動機停了,它就不可能再改變軌道!讓跟蹤飛船在計算好的位置等它不就行了?”

將軍搖搖頭,“精度不夠!你以為那是大氣層內地球空軍的空中搜索嗎?稍微一點點的軌道誤差就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公裏,在那麼大的空間範圍內,一個這麼小這麼暗的東西,跟蹤飛船很難找到目標……唉,總得想出些辦法呀!”

“我們能有什麼辦法?讓艦隊去想吧。”

將軍又變得強硬起來,“博士,你要對目前的局麵有一個正確的理解:雖然這件事我們沒有責任,但媒體不管這個,林格-斐茲羅係統畢竟是負責對探測器進行深空跟蹤的,到最後相當一部分髒水還得潑到我們頭上。”

肯沒有說話,身體與將軍垂直,想了一會兒,他問:“海王星軌道外麵現在還有些什麼可利用的東西?”

“艦隊方麵大概什麼也沒有了,地球方麵……”將軍轉向值勤軍官,向他們詢問。他很快得知,在海王星有四艘聯合國環境保護組織的大型飛船,從事“霧傘”工程的前期開發,即將擔任跟蹤探測器任務的三艘小型飛船就是從這些飛船上派出的。

“它們是去開采油膜礦嗎?”肯問道,他馬上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油膜礦是在海王星的星環中發現的一種物質,它能夠在高溫下變成迅速擴散的氣體,然後在太空中冷凝成微小的納米顆粒,形成太空塵埃。之所以叫這個名稱,是因為這種物質蒸發後的氣體在太空中擴散『性』很強,少量物質就可以形成大片塵埃,其過程與小小的油滴在水麵擴散成大片分子厚度的油膜相似。油膜物質所形成的太空塵埃還有另一特『性』:與其他的太空塵埃不同,“油膜塵埃”很難被太陽風所驅散。正是由於油膜物質的發現,使“霧傘”計劃成為可能,這個計劃是用核爆炸在太空中蒸發和擴散油膜物質,在太陽與地球之間形成一團“油膜塵埃”,降低太陽對地球的輻『射』,達到緩解地球溫室效應的目的。

“我記得,海王星軌道附近應該還有前戰爭時期的恒星型核彈吧?”肯又問。

“有的,‘霧傘’工程的飛船也裝載了一些,在海王星環和衛星上爆破用,具體數目不清楚。”

“好像一顆就夠了。”肯興奮起來。

兩個世紀前麵壁者雷迪亞茲的戰略計劃中所研製的恒星型氫彈,後來共製造了五千多顆。雖然這種武器在末日之戰中作用有限,但正如雷迪亞茲所言,各大國主要是為可能爆發的人類之間的行星際戰爭準備的,核彈主要在大低穀時期製造,那時由於資源匱乏,國際關係極其緊張,人類自身的戰爭一觸即發。進入新時期後,這些駭人聽聞的武器成了危險的雞肋,雖然其所有權都屬於地球國家,但還是被送入太空存貯,少部分已經用於行星工程的爆破,還有一部分送入太陽係外圍軌道。曾有人設想將核彈中的聚變材料作為遠程飛船的燃料補充,但由於核彈的拆解很困難,這個設想一直沒有真正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