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方向(三)(2 / 2)

為了保證國家擁有強大的物資儲備,以及兌換手鐲有充足的兌換貨幣儲備應對任何突發狀況,李陽必須這麼做。

“也沒什麼,最多抱怨幾句政府扒皮而已,其實沒多大區別,政府四分錢從我們這裏收走的糧食,依然用六七分的價格供應境內市場,隻有給那些對外貿易的商船商隊才會把價格提到兩三毛這樣的價格,實際上對農民,農場主乃至普通百姓都沒有什麼影響,而那些跑一趟船就是幾倍利的商人,他們付出昂貴的價格是應該的,如果不嚴格控製一些物品的價格,國家經濟早就讓他們攪亂了。”

“這是你自己的看法,還是大部分農場主都是這個看法?”李陽非常滿意的問道。

“領袖,從末世摸爬滾打過來的人,哪一個都不是傻子,我們雖然算不上高文化,但至少都是會算數的,都明白現在這些物資貿易的利潤,我們都是從末世滾打過來的,從當初五斤糧食換一個美女睡一晚,到後來五斤糧食能換條人命的時代走到幾塊錢一斤,再到現在,上等的糧食也不過一毛錢,在東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過程,但是到了其他地方呢,仍然是糧食換人命的地方,等重的白銀換糧食都不稀奇,這裏麵的利潤太高了,農場主們自然不希望利潤全被商人賺取。”

李陽開心的端起酒杯,跟陳寶山碰了一個。

這就是李陽希望的局麵,讓原料生產者跟這些隻不過是搬運者的商人們也分成兩個對立體,否則未來海洋貿易帶來的利潤實在能讓無數人瘋狂,他不希望人們太過追逐商業利益,所以他一直在不斷地想盡辦法分化商人,降低商人的地位,為的就是凸顯其他職業的重要性,高貴性,讓人們不要太向往商人的財富。

或許五年太短了?如果是二十年呢,直接把這一代人控製起來,等新人類們成長起來,那種榮譽感深入骨髓,新人類的價值觀被正確樹立以後,在慢慢放開自由貿易?

而且相信這種暴利的貿易,二十年的時間,怎麼也差不多了吧。

李陽很開心的在陳家莊子過了一晚,第二日,跟陳寶山揮手道別:“我現在去南方巡視,八月十日吧,就八月十號,你牽頭召集起一百傾以上的農場主、牧場主在漢城開一個座談會,不要局限於漢城區,要全朝鮮境內的,在會上,你們可以提出任何關於農民的利益,我李陽就是希望聽聽來自國家最基礎的農民們的心聲,這個國家,永遠是農民跟工人當家做主的。”

陳寶山自然是滿口的答應,但是李陽南下的想法卻被一件事情被迫終止了。

“什麼?兩萬多軍人的聯名請願書?我才離開平陽多久,洪軍姚文遠他們幹什麼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