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舉薦(2 / 2)

中國的兩大島嶼,是台灣島與海南島。

之所以海南島於東漢時期就歸了中原王朝,是因為其最窄處僅四十裏左右,即便是以當時簡單的航海技術與船隻,都可以輕鬆抵達,也利於控製。

而台灣島,雖然麵積比海南島還大,除開列島之類的附屬島嶼,因為本島離大陸在三百裏以上,故三國孫權、隋煬帝都統轄過台灣島,終究放羊了。

唐朝移民台灣島,也即流求,是到唐朝中葉了。

李世民迅速想起這一片陌生的土地。

“如此,遷萬人於流求?”

李世民有些動心。

大唐的舟師,有這個能力遷人過去。

沒道理大唐的航海水準還低於隋朝。

“可遷,但糧食、糧種、農具、刀弓必不可少,最好在流求上設置官府,哪怕是個縣,也不會讓百姓覺得被拋棄了。”柴令武迅速給出意見。

刀弓必不可少,流求人“好相攻擊,人皆驍健善走,難死而耐創”,沒有防身武器,是送菜呢。

這地方的風俗還很多奇怪之處,男子拔去髭鬢(須發),身上有毛之處皆亦除去。婦人以墨黥手,為蟲蛇之文。

文化不同,習俗不同,摩擦必不可少,也不曉得要多少年才能和平相處。

隻有在一片土地上建立官府,這地方才真正屬於大唐。

李世民琢磨起來了:“流求人好鬥,故而移民須撥付木槍、彭排(盾牌)、皮甲、橫刀、障刀、長弓、兵箭,至少也得配備夠三千份。衛尉寺應該沒難處吧?”

衛尉寺咬牙應下了。

不是虧空的問題,雇傭聯軍上蘇毗,可是從大唐采買了許多兵甲的,數量上委實有些缺口,恐怕要催一催少府監甲坊署了。

至於北都軍器監,那是到開元初年才從少府監中分出。

魏徵淡淡開口:“臣記得,流求無牛羊驢馬,不利於耕種。”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氣,有些肉疼:“令太仆寺選送牛羊驢馬,為流民之用。”

虧了,虧了啊!

朕的兵甲,朕的牛馬!

長孫無忌想了一下:“最大的難題,並不在物資上。恕臣直言,脫離了土地的流民,已經生了幾分潑皮性子,若無強力約束,恐成禍害。”

李世民頭疼地看向侯君集:“吏部可有合適人選?”

侯君集無奈地搖頭。

強人所難了,能夠強力引導流民的,不是軍中的中流砥柱,就是朝中的封疆大吏,普通縣令要有這能力,早飛黃騰達了。

柴令武想了想:“如果朝廷沒有合適的人選,臣有個不太成熟的想法,從昆州大都督府抽調原唐興縣護礦隊人馬為基石,教導流民武藝、戰陣;官員,臣舉賢不避親,願推舉柴旦為縣令,雷絕色為縣丞,稱心為主簿,縣尉從護礦隊中推選。”

這個舉薦,絕對不符合大唐的官製。

就算柴令武舉薦一人,也無可挑剔,可這全部是柴令武的人啊!

然而卻無人反對。

李承乾的眼裏,閃過一絲安慰。

至少,表兄的承諾是真的,稱心能平安地活著。

李世民流露出欣賞的眼光。

幹得漂亮,把稱心丟到流求,再不讓他回來,自然而然就斷了高明不合時宜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