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新羅、高句麗使者(2 / 2)

可是,千裏之外的長安城,大唐鴻臚寺少卿居然對此了如指掌,這就驚怵了。

……

高相權,在一些記載中書為高桓權,是高句麗榮留王高建武的嫡子,三旬有餘,相貌端正而儒雅。

高建武因為與大唐高祖皇帝同年登基,相對與大唐的關係也比較緩和,營州方向雖不時有摩擦,規模卻都不大。

雖然李世民也有踏平高句麗、為前隋為中原子民出胸中鬱氣之念,卻因為高建武謙恭的態度、大對盧淵太祚的克製,讓李世民無從下手。

甚至,高建武還同意拆除隋軍將士的京觀,準許大唐將這些屍骨運回。

與大唐的關係穩定,高句麗就騰出手來,好好地教訓了跳得青春動人的新羅與百濟。

別的不說,新羅已經吃了不少虧,領土被壓縮到最小的地步,雖然偶爾有中幢幢主金庾信在娘臂城、閼川在七重城的亮眼表現,但局部勝利抵擋不了大勢,高句麗依舊咄咄逼人。

柴令武憐憫地看著高相權。

世子永遠隻能是世子,因為他的人生,快要定格了。

“高句麗敬獻上品人參百支、貂皮百張……少卿,營州都督府那邊,能不能讓他們撤離遼水?安市城的壓力委實太重了。”

張儉陳兵遼水,還是很有效果的,至少高句麗人不敢再隔三差五的過來打秋風,還得防著啥時候大唐來一個突襲。

莫看現在關係穩定,國與國之間的事,誰能說得清楚呢?

為了一袋洗衣粉,都能把人家打穿,君主噶了,還有啥不能幹的?

一國高官,要能把“偉大友誼”之類的場麵話當真,可以請侍禦醫看看腦子了。

柴令武淡淡地笑了:“可是,之前營州都督多次向朝廷稟告,高句麗人總是渡過遼水來搶糧啊!世子可讓大唐難辦了。”

遼水奔騰,平時是沒有辦法。

可現在是寒冬啊!

河麵上冰塊厚到能走馬的寒冬!

冰麵滑啊,給馬蹄包上布塊、墊上麥杆,走慢一點,真過不去麼?

狗拉雪橇什麼的,不行麼?

別以為冬天就不能打仗了!

高相權可真急了:“遼東的西部耨薩禦下不嚴,等我回去就撤換了他,給營州送上補償!”

柴令武露出親切的笑容。

親,上墳不要燒邸報。

誰不知道,整個高句麗,實際上是淵氏家族說了算?

淵太祚當大對盧時,好歹還給王室幾分顏麵;

淵蓋蘇文年輕氣盛、銳意進取,自然容不得王室置疑自己的策略。

平心而論,能與李世民正麵對抗,隻失了一半的疆土,淵蓋蘇文是天下第一個。

所以,不要認為後來高句麗失了遼東,淵蓋蘇文就很弱、很白癡。

淵蓋蘇文對高句麗的控製力,比他父親淵太祚更強。

西部耨薩,是淵蓋蘇文的親弟弟淵淨土,真當你高家想換就換得了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