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四日,大唐朝廷詔令在洛、相、幽、徐、齊、並、秦、蒲等州都設置常平倉。
十二月二十一日,大唐江夏郡王、吐穀渾“烏地也拔勒豆可汗”慕容諾曷缽,親至長安,迎娶可敦,身後跟隨牛羊無數。
隋唐的和親,與漢朝的和親不同, 不是處於下風時用以緩氣的,而是強盛時賜出去、有明顯政治意圖的,甚至和親公主有自己一套班子、衛隊。
說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隋朝義成公主。
所以,無關恥辱。
十二月二十二日,高句麗世子高相權入朝, 新羅、西突厥、吐火羅、康國、安國、殘存的雅利安、疏勒、於闐、焉耆、林邑、昆明及羈縻地的蠻夷酋長,相繼派遣使者前來朝貢。
都快過年了, 丫的全部來趕元日大朝會呐!
好在, 典客署令步鷲很靠譜,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條,柴令武輕鬆之極,隻是等待各使者、酋長拜會。
新羅伊湌(也稱伊伐餐)金春秋叉手:“新羅外臣金春秋,奉聖祖皇姑之命,向大唐天可汗朝貢,垂請大唐準新羅子弟入國學。”
哦,新羅女王金德曼,已於貞觀六年登上了王座,貞觀九年被大唐冊封為柱國、樂浪郡公、新羅王。
聽聽聖祖皇姑這不倫不類的稱呼,就知道新羅國內的不情不願了,連正式的王號都不願給,就想著糊弄一下,當個過度。
新羅國內,講究骨品製。
當然,並不是真的骨頭與平民百姓有什麼不同, 隻是講究血緣關係。
樸、昔、金三家為第一等, 號稱聖骨;
大小貴族為真骨。
各骨品之間封閉婚育,互不通婚。
真骨的家數多,通婚、繁衍不成問題。
聖骨就不行了,樸、昔家已經滅絕,金家隻有金德曼、金勝曼堂姐妹在世,還找不到適合的婚配對象,聖骨的滅絕就在眼前,真骨也將順理成章地接過繼承權。
要說閉環繁衍沒問題吧,新羅的聖骨是真的滅絕了;
要說閉環繁衍會絕種吧,倭國的王室又是怎麼一回事?
真是奇了怪了。
柴令武笑容親切:“奇怪,我大唐不是封金德曼為新羅王麼?怎麼聽著,你們新羅不願意承認這個王?”
金春秋心頭一震,聽出了柴令武的惡意,連忙回稟:“少卿容稟,聖祖皇姑,是因為當時真平王薨,我王倉促登基而上的尊號。大唐貞觀八年,我新羅改元為仁平, 故聖祖皇姑王號應為仁平王, 是外臣稱呼不當。”
唉,找點漏洞、挑點毛病,委實不容易。
行吧,還是要注意大唐的天朝上邦風範。
“子弟入學一事,本官會代稟陛下。都是花郎嗎?”柴令武漫不經心地開口。
“多謝少卿,這些子弟是花郎。”
金春秋愈發警惕了。
花郎製度的興起也沒多少年,主要還是為了補充兵源,以貴族子弟加入花郎組織,灌輸世俗五戒(事君以忠、事親以孝、交友以信、臨戰無退、殺生有擇),鼓勵他們衝鋒陷陣,為國犧牲。
金庾信就是花郎中的佼佼者。
朝鮮半島三國統一以後,花郎的軍事性質逐漸褪色,轉而側重於宗教意義,唐人記載新羅“擇貴人子弟之美者傅粉粧飾之,名曰花郎,國人皆尊事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