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顏麵(2 / 2)

太過肥膩的菜肴李明英不喜歡,但是其他的菜肴比記憶中更味美了。

咬著外焦裏嫩的丸子,貝齒感受著澎湃的熱氣,鮮香的味道悄悄在口腔中彌漫,口齒生津,大概就是這感覺吧。

側頭看向坪子裏的另外的桌子,從大人到娃兒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半指厚的肥肉,他們都是一口一片,嚼得滿口流油,卻沒人嫌棄。

吃上幾口鬆軟得快要挾斷的扣肉,來上一箸腐竹、菘菜解膩,舒爽。

柴家莊的膳食味道不錯,也僅僅是不錯而已,一些做法頂多占了領先時代的便宜。

認真起來,那些專業的廚子、掌膳,必然會推陳出新,做出更多匪夷所思的菜肴。

李明英在柴家莊胃口大開,除了菜肴的味道,更多是因為柴家莊不拘的氣氛。

哎呀,一次就殺三頭豬,要是窮一些的莊子,還真供不起哦。

“柴令武,在昆州的時候,不是見有人熏臘肉嗎?他們怎麼不熏?”

李明英略帶疑惑地問。

柴令武笑了:“天氣太熱,肉太容易壞了呀!所以,一般製臘肉,都選在秋冬時節嘛。”

這種太具有生活氣息的東西,李明英接觸得較少,是真的不懂,不是那種“沒工作可以先結婚生子”的專家。

柴躍從長安城回來,自覺地向柴令武稟報今天的收益。

“竹紙好說,就是白砂糖有些供不應求,來自大食的商賈,需求量極大。”

雅利安帝國全麵戰敗,伊嗣埃三世敗逃,波斯的多數土地歸了大食。

乍吞下雅利安帝國龐大的國土,大食需要時間消化、同化,輸出教義,卻給了雅利安帝國老對頭東羅馬帝國——也就是唐人說的拂菻——喘息之機。

即便是大食雄才大略的第二任哈裏發,歐麥爾·伊本·哈塔卜,也不得不停下急劇擴張的腳步,細細梳理新占之地。

於是,中亞難得地進入了和平期。

占據了東西方溝通的橋梁,加上大食人天生極強的經商意識,大食商賈終於取代了雅利安商賈,進入了大唐。

當然,也有可能是原先的雅利安商賈加入了大食,改念了《古蘭經》。

誰知道呢?

大食商賈要大量購買白砂糖,自然不可能全部用於大食,多數還得往東羅馬帝國、法蘭西等地銷售。

賺錢,對大食人來說,分外重要。

大唐的絲綢之路,最後多數商賈還是得從大食路過。

這地理優勢,讓人眼紅。

“嗯,我會盡快修書拓南州,讓他們加大白砂糖的生產。對了,竹紙與白砂糖的錢,不可拖欠他們。”

柴令武交待柴躍。

柴躍笑得露出一口黃板牙:“那不能。柴家櫃坊在益寧城開了分號,現在結賬都走櫃坊,貨到就付,柴家莊不差錢。”

“對了,老漢在歸來時,遇到一個貴人,自稱漢王,說願意畫一幅馬,以結了與公主府的過往,老漢沒理他。”

李明英愣了一下:“漢王叔?他畫馬倒是一絕,連將作大匠閻立德都頗為嘉許。”

按常理而論,李元昌的畫作,超越石獅價值頗多。

柴令武麵頰動了動:“李元昌是以為,巴陵公主的顏麵,就值那屁大的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