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西洱河的流民(2 / 2)

看到柴令武,爨誌遠迎了上去:“長史,這些流民是西二河的。”

這是在劃分責任。

長史,這可不是昆州大都督府治下的子民啊!

西二河,又名西洱河,是洱海的支流,當年史萬歲曾經打到了那裏。

柴令武不解。

西洱河水土不差,今年也沒聽說有天災啊,怎麼就有流民了呢?

爨誌遠細細解說了一遍西爨的形勢。

西爨雖然還維持著共主的勢頭,下頭的各族勢力卻漸漸膨脹,隱隱有失控的感覺。

其中,以麽些(摩梭)人為主導的越析詔,史稱“地最廣、兵最強,素為南詔所忌”,在洱海東部稱雄,控製了西洱河流域。

或許是因為急於擴張,越析詔征收稅賦狠了點,又或者是被區別對待了,反正這隻白蠻的小部落是沒法撐下去了,抱著萬一的念頭,翻山越嶺到益寧城尋一條生路。

越析詔位於後世賓川縣,麽些人後世被歸納為納西族的一支,此時是很有希望一統洱海流域的。

位於後世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的蒙舍詔,現在勢力還弱著呢。

說到蒙舍詔,順便歪一嘴,蒙舍詔細奴邏,被巍山彝族供奉為先祖。

偏偏蒙舍詔原為哀牢王族中的舍龍部,哀牢國的血脈,在《新唐書》中記載為哀牢夷後,烏蠻別種。

說來說去,各民族之間,還是有一些千絲萬縷的聯係,瓜藤繞葛藤。

“那你打算怎麼安置呢?”

柴令武隨意問道。

爨誌遠撓頭:“能怎麼辦?養著唄。反正昆州也不缺這兩口吃的。”

這倒是。

整個昆州大都督府,除了一些高寒地帶,基本是一年兩熟,糧食從來不是問題。

問題,事情不是這麼辦的啊!

“讓司戶參軍張顗、司倉參軍羅忠戌、錄事參軍侯德夫協助你安置流民。可以賑濟,卻不能讓他們閑著,否則鐵定生事。弄些木板來,讓他們在城外搭簡易棚子,每天有賑濟的粥吃,安排他們修建道路、水堤。”

柴令武輕車熟路地安排著。

侯德夫不是喜歡學習麼,當初賑濟他也記錄了好些東西,正好可以讓他試試成色。

羅忠戌也有過賑濟經驗,唯有張顗是生瓜蛋子。

當然,爨誌遠也頭一回遇這事。

“讓司兵參軍司徒雷知會昆州折衝府,讓梁恤派兵駐紮北門外,擔負起看護之責。”

柴令武下令。

史貞希應了一聲,催著胯下的烏蒙馬,小跑著進益寧城,

大都督府其他聽到指令,立刻按部就班開始做事。

侯德夫興奮地一揮拳。

哈哈,當初在安化門外、清明渠畔學到的東西,可算是有用武之地了!

司徒雷立刻行文,以大都督府名義要求昆州折衝府輪番派兵紮於北門外,以防出現萬一。

羅忠戌帶著倉曹府、倉曹史調集府庫內的被褥、衣褲。

張顗兩眼茫然,不知道賑濟關他什麼事。

歐陽風實在看不下去了,提醒張顗:“戶曹掌管籍賬、婚姻、田宅、雜徭、道路事,長史這是有意讓他們修路啊。”

張顗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