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鑄錢監(2 / 2)

後方一裏開外,與盧迤有點瓜葛的婆姨大聲嚷嚷:“用膳咯!”

瞬間各人收齊自己的工具,往後頭路邊的小坪子走去。

粳米飯散發出濃鬱的香味,旁邊大蒸籠裏的,泛著淡紅色光澤的萊菔雜更讓人垂涎欲滴。

萊菔雜是雲南之地的一道民間菜肴,製作工藝有點費時間,將切得稍厚的肥豬肉煮熟了,拌入擦絲萊菔中,裹上鹽、食茱萸、蜀椒粉等配料,最好再撒上一些麵粉、澱粉之類的東西,攪勻後裝壇,醃製一段時間,才可以拿來蒸吃。

本該油膩的肥肉,因為大量油脂被萊菔絲吸走,變得肥而不膩。

原本豬肉中的騷味,也被萊菔給中和了。

萊菔絲也因為吸收了足夠的油脂,味道更加鮮美。

柴令武從烏蒙馬背上跳下來:“咦,這味道得勁啊!盧迤,這是整啥好吃的?咋那麼香,給我來半碗。本來都吃過了,硬是給饞的。”

那婆姨笑眯眯地裝了大半碗遞給柴令武:“萊菔雜,地方上的小吃,也不是啥好玩意,就是萊菔絲摻了豬肉,明府不嫌棄就行。”

柴令武兩箸就扒拉完一碗:“味道不錯!教教我怎麼弄,回我家莊子也照著弄弄!”

婆姨眼睛笑成兩輪彎月,細細給柴令武講解其中的工序。

盧迤抬著碗坐到柴令武身邊的石頭,一臉好奇:“明府家的莊子也養豬?肯定跟我們養法不一樣吧?”

柴令武笑道:“我那莊子養豬,都是劁了之後圈養,然後豬就不太愛動,嗜睡,肯長膘。豬食盡量煮熟,適當摻一些酒糟,大概半年能出欄。”

盧迤仔細想了想:“阿旺有部分人家可以試一試這養法。”

圈養的好處是如此明顯,可到了後世依舊有人放養,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圈養對飼料的需求大,放養則不存在這問題,把豬崽往山上一趕,全無飼料成本。

一家勤快的人,大致在不耽誤農活的情況下能圈養十頭豬。

一個牧豬的人,本事到位些,幾十頭還是能輕鬆駕馭的。

哪怕是得養兩年才出欄,那也無所謂了。

對於多數人來說,世間最不值錢的,就是時間。

當然,如果附近有老虎……大蟲、熊出沒的話,放養有可能意味著給它們送餐。

所以,真正的趕豬人,得通武藝、負刀弓,就算遇上大蟲也能幹一仗。

“發羅箐那頭,修整好了?”

柴令武擱箸。

盧迤咽了一口米飯:“修好了!地方還是窄了點,修不了讓兩車並行的路,隻是在旁邊多拓了些地方,便於會車。就這樣,他們已經很滿意了。”

旁邊的漢子、婆姨們竊竊私語,對發羅箐那些人表示羨慕。

不過是與明府經曆了一場小陣仗而已,就得明府眷顧,總是不忘照顧小小的發羅箐,這是何等的幸運!

幸好阿旺也不差。

當時的阿旺,人手再緊張,在盧迤的堅持下也抽調了青壯去助陣,表明了整個阿旺堅定的態度。

否則,唐興縣那麼多鄉裏,憑什麼優先照顧你阿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