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有權‘謁殺’奴、婢。
大秦的戶籍製度森嚴,給社會各類人士劃分了籍貫後,就明文規定了什麼籍貫的人,就做什麼本職的事。
敢僭越,就會被獲罪。
而秦落衡一旦入了‘私奴籍’,那就意味著他的後代也將世代為奴為婢,除非獲得軍功,不然都無法變更戶籍。
甚至於……
他都不敢離開鹹陽附近,因為沒有‘符’‘驗’‘傳’,一旦被人發現,就會被直接五花大綁送去見官。
這是一個階層劃分分明的社會。
在知道了大秦的相關律令之後,秦落衡當即就斷絕了離開鹹陽的想法,也斷了在秦入仕的念頭。
他在等。
等秦末的楚漢爭霸!
在他原本的記憶中,楚漢爭霸持續的時間並不長,等到楚漢爭霸結束,劉邦建立漢朝,而漢初主要推行的就是‘黃老思想’。
即道家主張的‘清靜無為’。
驪山隱居十年,他從學會識文斷字之後,主要看的就是《皇帝內經》、《道德經》、《莊子》、《列子》等道家典籍。
舞台廣大,大有可為。
不過道家典籍並不是他主動看的,而是夫子強行要求的。
夫子親曆了戰國末年的戰火紛飛、爾虞我詐,不願他再卷入其中,所以嚴厲杜絕他看兵法韜略權謀相關的典籍。
隻希望他能避世無為,追尋地大道。
夫子根本就想不到,強盛一時的大秦帝國會在未來十幾年間轟然崩塌,新建立的漢朝在初期會力行道家的‘清靜無為’。
但這事,他沒跟夫子講。
正是這種陰差陽錯,秦落衡待在驪山修行了道家典籍十年。
收回心神。
秦落衡繼續翻閱起竹簡,大聲誦讀著。
“故道大,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法道,道法自然。”
“……”
幽山空寂。
他的讀書聲朗朗傳出。
驪山很大,他所處的位置又極為偏僻,方圓一裏內,幾乎沒有人影出沒,隻有崧崧白雪垂落枝頭,形成一片又一片的霧凇。
誦讀間,秦落衡感覺自己對《道德經》有了更深的感悟。
他略作停頓,在腦海微微思索片刻,又繼續誦讀起來:“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禍兮,福之所倚;”
“福兮,禍之所伏;”
“孰知其極,其……”
就在秦落衡誦讀之時,屋外突然傳來了回應。
“禍?福?”
“但問我這次前來,對你是福是禍?”
聽到聲音。
屋內的讀書聲瞬間戛然而止。
整個居所陷入死寂。
來人長身而立,雙眸冷清的掃過屋院。
“驪山為帝王禁苑,其幽僻處竟還藏有一處私宅,若是傳出,豈非要讓下人笑話?”
“大秦律令,非法闖入禁苑者,當行‘棄市’之刑。”
“你可知罪?!!!”
來人話語冷酷無情,懾人膽魄,聲浪所至,震的枝頭霧凇層層掉落。
不過……
屋內依舊一片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