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8章 提高福利(1 / 2)

華蓋殿裏,秦牧提出立一些師範學院,專門培養專業的教師,並通過一些職稱的評定,給予相應的待遇,以鼓勵那些優秀的老師更好地教書育人。

尊師重教,向來是華夏的傳統,天地君親師,師與天地君親排在一起,足見對師的重視。

國家這麼大,人口這麼多,需要大量的老師。但正是秦牧所說,曆代卻又從來沒有專門培養教師,大多數縣學或私塾的老師是由那些科舉失意者充任。

這些落第之人,甚至根本沒有資格參加禮部試的人,別無出路,隻能去做幕僚,或做教諭,或者自己辦個私塾收徒教學。

這些落第者通常鬱鬱不得誌,其學問水平也是參差不齊,根據概率學推算,便可以得知,他們中一定有很多人並不適合做老師,隻會誤人子弟。

而曆代的啟蒙教育,卻基本是靠這些人承擔的。

秦牧由衷地感歎道:“國家要強盛,教育要先行。而要辦好教育,師資是最重要的部分。一個學校,可以沒有好的教舍,卻不能沒有好的老師。

曆朝或是因為各種原因,沒能做到對師資的培養。現在,我大秦國富民強,既不缺乏培訓經費,也不缺乏相應的條件,完全可以做到對所有官學的老師進行培訓,使其具備專業的教學素養。進而擇優去劣,將一些知識匱乏,品行不端的人排除出老師行列,以免誤人子弟。”

楊廷麟一聽,立即說道:“陛下此舉,必將澤披天下,使無數人受益,臣深表讚同。願輔佐陛下早日達成此項德政。”

“陛下聖明!”

司馬安等人也都異口同聲的讚頌著,大秦連各州縣的杵作都統一培訓,豈會吝嗇於拿點經費來培養老師?在這件事上,誰要是反對,傳出去,怕不得被唾沫星子淹了。

“對現在的老師的培訓工作,可以挑選一些聲望高、學識淵博、且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人來承擔。但這隻是短效的機製,還要成立一些師範學院,長期承擔培訓老師的任務;

師範學院的生源可由縣學的學生經考試後進入師範學院就讀。也可以讓具有秀才、舉人功名的人參加入學考試,通過考試者便可進入師範學院就讀。

同時,所有通過考核,獲得教師資格的人,薪俸要給予相應的提高。朕聽說前朝一些州縣的教諭,薪俸之低,逢年過節才買得起一次肉。

多數教諭難以靠薪俸供養父母妻兒,更不可能把妻兒帶在身邊,長年累月見不上妻兒一麵。生活過得這麼艱苦,讓他們如何能安心教書育人?

朝廷想要人才,而對那些承擔人才培養的人卻如此苛待,人人都說要尊師重道,但多數為師者卻是在艱難地掙紮求存。如果我大秦讓這種現象繼續下去,實乃我君臣之過失。”

毫無疑問,秦牧這番話一旦傳出去,天下所有的教師都會感激在心,甚至可以說是感激涕零,這些受益的老師將成為大秦王朝堅定的擁護者,成為他這皇帝忠誠臣民。

出於對皇帝由衷的感激,會讓他們在今後的教學中,自發貫徹皇帝的思想,進而影響千千萬萬的學生。

這一切,將為秦牧推行數理化並軌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此時李源猶豫地說道:“陛下,我大秦有兩千個縣,按平均每個縣有五個老師計算,萬就是一萬人,加上州縣、府學,合計起來,官學老師的數量恐怕超過兩萬人。如果大幅度提高老師的薪俸,將會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兩萬名教師,若是每人每月增加一個龍幣的薪俸,那就是兩萬龍幣,一年下來,就增加二十四萬龍幣的開支,這確實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這是戶部尚書劉伯全在算賬。

每年二四十萬龍幣很多嗎?確實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