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羊宰殺之後,用刀從羊脖子割開一個小口,插入小管子,然後一邊向羊皮中吹氣,一邊用力捶打羊皮,羊皮就會與羊肉分離;
再割下羊頭與四肢,然後將羊皮從頭部向下撕拉,羊皮就會完整地剝落下來,隻要將頭部、四肢及尾部的孔洞紮緊,再往裏吹氣,就成了一個氣囊。
兩萬秦軍中,大部分是吐蕃人,他們從小放牧,有很多人本來就會製作羊皮囊,輕輕一說,他們就自己動手幹,兩兩配合,動作麻利;
一張張羊皮被迅速而完整地披下來做成羊皮囊,羊肉被拖到水邊開膛去髒,做成香噴噴的美餐。
這其中動作是快的是多吉,他來自青海湖邊,因為作戰勇敢,現在已經是一名什長。
多吉在藏語中是金剛的意思,他本人也長得象怒目金剛似的,在家的時候,是一家子的頂梁柱。
當初秦軍強製抽丁,多吉曾經逃跑過,但族長懼怕秦軍,就抓了他的父母,多吉不得已,隻能跟著秦軍來到漠西。
一路上,他們被強迫穿上了秦軍的軍裝,打起了漢人的發髻,軍中各級僉事不斷給他們灌輸新的思想,還教他們說漢語。
盡管如此,知期內他們對秦軍的強製抽丁行為還是很反感,時刻想著逃跑。
後來到了西域,秦軍給他們配了不少西域女子,讓他們帶著一起到漠西放牧。
尤其是西征以來,有秦軍的火箭溜和燧發步槍助戰,大軍所向披糜,不但有很多漂亮的女人,每個人還得了不少戰利品,如果是在家放羊,一輩子也不可以賺到這麼多。
大將軍蘇謹已經承諾,屬於他們的那部分戰利品,可以寄回去給他們的家裏人,這足夠他們家裏過上比較優渥的生活了。
有女人,有銀子,軍中賞罰分明,加上僉事官不斷的教育。
現在多吉已經完全把自己當成了秦軍的一員,閑暇時主動學習漢語漢字,作戰時勇猛直前,別說逃跑了,現在就算是有人趕他回家,他也未必見得願意呢。
幾乎所有吐蕃士兵,都有多吉類似的感受,軍營這個集體,讓他們改變了太多,在不知不覺中,已經以身為強大的大秦的一名軍人而自豪。
特別是看到所過之處,各族軍民都紛紛匍匐在他們的戰旗下,那種自豪感和歸屬感覺就越加強烈了。
西岸的木易隨風隔河望見秦軍在快樂地烹牛宰羊,隻道是秦軍在做午餐,之所以覺得秦軍是快樂的,是因為他們一邊在烹牛宰羊,一邊歌唱,歌聲高吭嘹亮;
木易隨風能聽得懂一些漢語,秦軍的歌聲五花八門,除了有“秦有銳士,劍有鋒芒,黑衣玄甲,橫掃八方”這樣的唱詞外,更多的是在讚頌秦國的強大,還有讚頌秦國的皇帝。
象什麼“瀏陽河彎過了九道彎,五十裏水路到湘江。江邊有個湘潭縣,出了個秦知縣,領導人們得解放”之類的,聽起來很悠揚動聽.....
木易隨風哪裏知道,這是大秦針對蒙古人和吐蕃人都喜歡唱歌跳舞的民族特性,寓教於樂,教這些被強拉來的壯丁很多歌曲,實際上是在用這些歌曲變相的給壯丁洗腦,得空的時候,軍中的僉事官就會帶頭唱歌兒。
秦軍烹好牛羊之後,就在對岸吃喝,似乎沒太把西岸的哈薩克大軍放在心上,一個個吃來滿嘴流油,不亦樂乎。
越是這樣,木易隨風越是擔心,一次次到河邊巡視,嚴令手下將士加強防禦。
東岸的秦軍吃飽之後,又在草地上休息了約有一柱香時間,才開始集結。
一陣陣的角號聲吹響,多吉與什裏的兄弟一躍而起,他們是第一批渡的人。
遊擊將軍楊天芳縱馬到集結好的五百人馬麵前,大聲吼道:“將士們都聽好了,等下咱們首先渡河,大家記住,千萬不要荒亂,東岸有火箭溜和燧發槍給咱們提供火力掩護,咱們上岸前,敵人是沒辦法傷害到咱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