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一場雨過後,天氣漸漸暖和起來。
丁莊道總算通了,桐城不再是座孤島,有了對外聯通,外麵的物資能夠運進來,聚集在城外的難民們,總算能夠分流離開。
桐城的狀況得到緩解,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
為了讓緊繃了好幾個月的家人換換心境,王氏提議全家出去踏春。
這個提議得到了上下所有人的一致讚同。於是這天一早,傅家上下便準備充分出發了。
王氏選定的,是一個叫做黃楝樹坡的地方。它的得名來源於一顆巨大的黃楝樹,按照當地人的說法,這可黃楝樹有四五百年的樹齡了,如今依然生機勃勃,跟著其他樹木一樣,抽出了嫩綠的枝條。可是整個黃楝樹坡上,除了這這顆巨大的黃楝樹之外,就全是梨樹了。黃楝樹坡正是鄉紳李家的一處產業,這片坡地不適合種地,便全部種上了梨樹,整個桐城隻有他一家這樣大麵積栽種梨樹的,每到雪梨成熟時,便是不小的一筆收成。而在春天,梨花滿樹盛開,更是難得的踏春去出,因此除了傅家之外一路上還看到不少出來散心的人。
在這個時代,但凡有那空閑和心情出來踏青散步的,要麼是讀書郊遊的書生,要麼就是清閑殺時間的富賈貴人。普通百姓這個時候要麼忙著種地要麼忙著養家糊口,哪裏分得清閑心出來看花,所以李鄉紳也樂得開放黃楝樹坡淨賺個好名聲。
梓熙的心情也不錯,之前一路逃亡,到桐城之後,除了郡主下葬那次就沒有出過門。看到煥然一新的景色,連日來因流言蜚語積壓的鬱悶都消散了。
這次郊遊,君清明這個這段時間的傅家常客自然跟著一起了。蘭梓熙,傅玥她們這些女孩子在後麵,傅寧傅俊幾個男孩子在前麵陪著他說話。
傅玥一路上心事重重,別人跟她說話時才勉強笑笑,根本看不出一點喜色。她的確沒有什麼可開心的,自從與李家婚事確定之後,她便覺得,自己這一生,就要完了。
傅玥擰著手帕,沉沉地看著走在自己前麵的弟弟妹妹。
傅寧跟君清明有說有笑,可他在路上傷了臉,從額頭到太陽穴處,有一道長長的疤痕,雖不深,卻到底破壞了麵相。這些日子母親一直不讓弟弟出門,更是嚴禁任何人討論他的事。因為傅寧這輩子,由於臉上這道疤,恐怕也不會有什麼成就了。他身邊的傅俊,卻沒有這些妨害。
想吧,等回京之後,自己繼續守孝,孝期一完,便嫁回到桐城來,徹底與京城沒有了什麼關係。而傅淼蘭梓熙,甚至就連庶出的傅蕖和傅卉,等個幾年之後都會嫁的比自己好。她堂堂傅家嫡長女,被提起時不曉得多少人在背後笑話,而她那上不得台麵的相公連見嶽父時,甚至可能與妹妹們的丈夫連話偶搭不上。
越想越悲憤,越想越不甘,傅玥幾乎將手絹都撕爛了。
*
到了地點,王氏和韋氏借了李家的屋子和廚房,開始指揮下人們布置。
小姐少爺們被嬤嬤們看著在梨花林子裏玩耍。等到午飯準備好,王氏便吩咐丫鬟:“去請少爺們回來,這會不早了,吃了飯再玩。”
傅玥聞言,毛遂自薦道:“母親,讓我去吧,我看見弟弟在那邊亭子裏。”
王氏知道這段時間以來女兒一直不稱心,此時見她主動說話了,隻道果然是出門放鬆了心情,便點了點頭:“那你就去吧,娘準備了你最愛吃的藕荷,待會多吃點。”
傅玥嗯了一聲就出去了。
傅寧和傅俊他們的確是在亭子裏,不出意外的,君清明也在。
傅玥將王氏的吩咐說了,便由傅寧做引往回走。傅玥瞅著間隙,問君清明:“聽說君公子是從臨江過來,不知戰事如何了?”
如今所有人都關心保*與漠北軍之間的形勢,她問這話原也並不突兀。然而君清明回答了一個問題之後,傅玥便有了新的問題,她不但有問題,還會根據君清明所表述的情況發表自己的見解。傅玥是個從小被嚴格要求的大家閨秀,從來循規蹈矩不會輕易做任何與傅家嫡長女身份不符的事情。要是放在從前,別說與一個外男說這麼多話,便是來叫人,也不會自己來,傅玥此時,身邊可連個丫鬟都沒帶。
別說傅寧,就連傅俊都感覺到了什麼,傅俊若有所思地看了傅玥一眼又看了傅寧一眼,低下了頭。
傅寧越聽傅玥說話,臉色越是不好。
好不容易等到與君清明分開,他立刻拉了傅玥道偏僻處質問:“姐姐你不曉得你剛才在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