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 章(2 / 2)

胭脂立刻起身準備端著盆兒往外走,莊嬤嬤趕緊把人攔下,繼而勸梓熙道:“小姐,別為這點兒小事生氣,今時不比往日。”

現在出了京城,翌陽郡主又沒了,老爺子過世,傅君悅不知下落,傅君禮還在旻南回不來。這個家裏,蘭梓熙的地位一降再降,在這亂世之中,哪怕她是皇後呢,沒人當她是什麼她就什麼也不是。縣主的身份雖然尊貴,可說不定被叛軍抓住還要去一條命。

莊嬤嬤知道梓熙現在的處境,唯一的辦法是伏低做小依附著王氏,對於其他人的挑釁,前部視而不見。

然而梓熙並不是個吃的了虧的。這世道,人總是欺軟怕硬,隻要你弱一回,下回便有人將你踩到地上當抹布了。

梓熙不聽嬤嬤的話,吩咐胭脂:“我的話你聽不見麼?潑水去。”

胭脂趕緊端著水出去了,不一會外麵就傳來女人尖叫怒罵的聲音。胭脂準頭好,滿滿一盆冷水,被她從頭澆到了腳。

那劉婆子被灌了一身的冷水,咒罵幾句,馬上被扶回去換衣裳了。

胭脂完成了任務,端著盆兒回來了。

梓熙滿意地點點頭:“好了,噪音沒有了,咱們繼續吃,這個味道好。”

莊嬤嬤愁苦不已,生怕惹火了韋氏會讓梓熙受委屈。

蘭梓熙自己一點都不在意,莊嬤嬤隻能歎氣。

*

那劉婆子被潑了一身冷水,第二天就得了傷寒,聽說在屋子裏哭天搶地的,逮住人就訴苦。韋氏賞了藥錢,到沒來梓熙這邊問話。

在京城時,傅家除了老爺子和郡主,就屬蘭梓熙的花銷大。到了桐城之後,在顧晨蘇的故意安排之下,各項用度雖比不上京城,但也隻比皇後差一點。等郡主來了還是一切照舊,可等郡主過世之後,在傅家其他人看來,蘭梓熙的花銷用度就太過巨大了。

明明這跟以前沒有什麼不同,可王氏,韋氏那原本沒有在意的心思,立刻浮了上來。以前他們不在意那是有郡主還有蘭梓熙自己的食邑供奉呢。可如今兵荒馬亂,郡主沒了,封地那邊根本沒法聯係上蘭梓熙,供奉也送不上來,這麼一來,蘭梓熙就要靠傅家養著?

這傅家,可是她丈夫的呢,她一個小女孩,當個娘娘一樣養著,這讓她們如何甘心。

不光生活花銷,蘭梓熙不願回蘭家,那以後,還不得有意大筆的嫁妝錢?

換在以前還好說,如今在外麵逃難,什麼時候能回去還不知道,臨走時帶著的那點兒銀子,可不得一個當做七個花,這算盤霹靂嘩啦一打開就收不住了。

於是幾天之後,蘭梓熙發現,管家再也沒有主動送飯食和月錢了。

梓熙並不是個揮霍無度,過於奢侈的人,因為就算在這個時代,無論你怎麼奢侈,跟上輩子的生活一比,那也是貧困落後無處比較。

在京城時,所有店鋪的收益是自己收著,封地送來的供奉都是由君主幫忙收著的,梓熙自己也沒有管過自己的花銷怎麼算的。

如今情況有變,既然韋氏不高興了,那以後各算個的就是了。她這邊本就開著小廚房,不過是多出一兩個采買的事兒而已。

*

眼看到了年底,湧往桐城的難民越來越多。州府老爺為了救災,強令所有商家大族捐銀子捐棉被。傅家逃難而來,州府老爺因顧晨蘇的關係,對他們有照應,但為了名聲好看,傅家還是捐出了一筆銀子。

隨著新年越近,各項物資也就越發匱乏,州府壓了又壓,桐城的糧食價格,菜蔬價格都翻了兩番。

傅家坐吃山空沒有進項,還得到處派人去打聽傅君嶽的消息,銀子嘩啦啦水一樣往出去流。王氏自郡主過世之後就不愛管事,將一應事宜都交給了韋氏,韋氏高興了沒幾天,之後不得不一邊儉省,一邊想方設法變賣首飾。

“十兩銀子,才買了不到八十斤的大米,這麼下去,咱們還怎麼過。”韋氏拿著賬本,煩躁不已,一時覺得手上這管家權就是個燙手的山芋,想要扔回給王氏去當家,可仔細想想她又舍不得,這麼多年,這還是自己頭一回管家呢。

嬤嬤道:“太太不必擔心,興許過了年就好了。再興許,過了年咱們就能回京城了呢。”

要是能回京就好了,可如今叛軍還盤踞在京城,陸新均的保國大軍還未過江,誰曉得什麼時候才能天下太平呢。

韋氏歎著氣,正準備再算一算能從哪裏再省出一筆開銷,這時聽到外麵一陣喧嘩,連忙問發生了什麼事兒。

丫鬟喜滋滋地回道:“回太太的話,是縣主辦的年貨送上門了呢,滿滿兩車,都在往院子裏搬呢。”

“年貨?還兩車?”韋氏立刻扔了賬本:“她哪來的銀子?”

嬤嬤幹笑:“太太忘了,顧大人那邊隨時往過來送呢。”

韋氏這才想起來,雖沒了郡主,可顧晨蘇那態度那麼明顯,何況訂了婚的君家也還在。蘭梓熙身後,並不是沒有靠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