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楊家的事丟臉,可是對在座的各位小姐們來說,隻能心裏嘲笑,卻無論如何不能說出口的。幸虧楊穎兒不在,否則她光是旁人的眼光,都要被諷刺得也不能見人了。
不能說歸不能說,但大家的八卦之心總要有個突破口,於是某人眼珠一轉,突然笑著問蘭梓熙:“縣主常去京城,不知道京城有沒有什麼說法,那樣的……咳,女子,會不會被扭送官府?”
這樣一問,大家的目光自然轉向蘭梓熙。梓熙被問道,卻沒有立刻回答。她喝了口茶,放下茶杯之後想了想,這才搖頭:“我在京城,日日陪著外祖母,連街上都沒有去過,更沒有聽過什麼神惡名官司了。”
蘭梓熙亮著一口白牙,眯著眼眼睛傻笑。
就在這時,另一行人從涼亭那裏走了過來,為首的是寧家小姐寧秋華。寧秋華麵色十分不好,顯然是有人告訴她這邊剛才在談什麼。隻見她往大家麵前一站,便微笑說:“聽說有人剛才提起穎兒妹妹,沒有想到你們這麼有心,難怪穎兒妹妹身子不舒服還惦記著大家,一早托人送了紫玉糕過來給大家品嚐,來人,把楊府送的子點心端上來。”
寧秋華與楊穎兒關係要好,聽見有人編排她,自然不會高興。
梓熙心想又有好戲看了,金鱗叫得上名字的人家就這麼幾戶,各家小姐雖然常常在一起聚會,然而仔細看去,會發現她們分成好幾個小團體。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蘭梓熙雖然才四歲,裏子裏卻藏著個二十幾歲的靈魂。然而就算用二十幾歲的思維去看她們,也不得不感歎古代人的早熟,難怪她們十三四歲就得定親成婚呢。
比如這位寧秋華,現在也才八九歲,放在她的時代,也不過是個小學生,然而在這裏,她卻小姐圈子裏的頭一份兒了。
寧秋華生的美貌,加之心靈手巧,很得長輩們喜歡,就連梓熙的三伯母李氏都誇讚一句此女難得。
不過人不可能討所有人的喜歡,寧秋華受看重,便難免著別人的嫉恨。
剛才說閑話的女孩子們在寧秋華出現之後,立刻沒有了聲響,仿佛剛才討論楊家之事的不是他們。
待下人聽從寧秋華的吩咐上了紫玉糕,大家馬上就著糕點左右言它,說起了寶裳閣新出的首飾樣子。場麵趨於和諧,在這時,卻有一個聲音反其道而行。
“出了醜事還怕人說,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不敢出來見人還管得著人家笑話!”說話的人坐在圓桌最中央,隻見她穿著一身粉紅的繡花褥裙,十指芊芊握著一把小巧的羽毛扇,一邊說著話,一邊輕搖著羽扇。
那女孩也不過七八歲,生了一張白麵粉頰,一對遠眉如黛墨,兩瓣紅唇似朱砂。再加上一雙半嗔半笑的眼眸,真是連西施見了都要讚歎一聲好相貌,她雖年歲不大,那美人之姿卻已初見端倪。就連明明說著尖刻話語的聲音,都十分好聽。
不過聽見這聲音的梓熙眉毛一跳,輕輕滴將咬了一口的紫玉糕放下,果然,這聲冷哼過後,旁人都不說話了。
寧秋華看著一臉輕蔑的蘭梓湘,怒極反笑。
“梓湘姐姐若是嫌棄我家高點不可口,或者是茶水不香甜,那就回吧,我家簡陋,怕侍奉不好梓湘姐姐。”
這次聚會是她發起的,雖說作為主家她應當照顧好各位賓客。但若在她家的聚會上傳出了誰家風言風雨,那麼不僅她自己,就連整個寧家也會落得個愛講閑話的名聲。
寧秋華已經現身阻止,偏偏有人不識好歹。
蘭梓湘聽見寧秋華說要讓她走,本來蔑視的臉上,立刻充滿怒氣:“當初不知誰發的請柬請我來,此時又讓人走,道誰稀罕!”
說完起身,氣呼呼就要走。她的妹妹蘭梓陌也跟著起身準備跟著。其他人默不作聲,都看著她們。
蘭梓湘走了幾步,突然又停了下來,回頭怒視著梓熙:“還賴著幹什麼,人家都趕人了你沒聽見?”
蘭梓熙心中翻個白眼,麵上淡然地對她說道:“姐姐先回去吧,我待會同敏敏他們一起。”
“你!”蘭梓湘見梓熙不聽話,過來就想打她。好在寧秋華對於蘭家這位小姐多少有些了解,見她一揚手,立刻有丫鬟擋在梓熙麵前,蘭梓湘打人不成,再看梓熙目光冰冷,立刻收了手,氣呼呼地帶著蘭梓陌走了。
等人走了之後,寧秋華這才招呼大夥兒換個地方,去花園裏看鸚鵡。
女孩子們自然稱好,大家被下人領著往外走,寧秋華走到蘭梓熙麵前,問:“縣主要不要去內廳洗漱一番?”
“自然要的,不過寧姐姐叫我梓熙就好,縣主聽著怪別扭。”
寧秋華聞言笑道:“那梓熙妹妹隨我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