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八章 上帝保佑法蘭西!咳咳!(1 / 2)

“一開始,我們想,這班中國人……是不是打北寧過來的?轉念一想——不可能啊!升龍、北寧之間,相互防範極嚴,北寧若有如此規模的兵力調動,升龍方麵,怎麼可能一無所覺?”

“北寧守軍皆為‘軒軍’,北寧戰役之前,約為八千五百人左右——而左育的這支五、六千人的中國部隊,單是其中三、四千人的‘軒軍’,便幾已占北寧守軍之半了!”

“再者了,山西也在我們手裏啊!若這班中國人真是打北寧過來的,怎麼可能一而瞞過升龍,再而瞞過山西,鬼魅般的在山西、宣光之間冒出頭來,截斷了我們的歸路?!”

“他們……不是幾人、幾十人,是好幾千人啊!”

“很快,我們就發覺,這支中國部隊的臉麵,愈看愈眼熟——”

“上帝!竟然是……‘熟人’!他們……就是原先駐守山西的那支中國部隊啊!”

“我們再次懵圈了!”

“山西的中國部隊,撤離之後,不是去了那個啥地兒了嗎——”

“初初的時候,鄭功和告訴我們,撤出山西之後,越南人、中國人分道揚鑣,前者撤往宣光,後者撤往太原方向;後來,他又,這支中國部隊,走到半途,停了下來,沒過多久,右折而東——應該是往北江方向去了。”

“北江位於北寧東北方向,為北圻東路重鎮之一——由南而北,北寧、北江、諒山,共同構成一個三級的梯級防禦體係。”

“當時,我們認為,中國人大約是這樣考慮的:本來,山西、北寧互為犄角,山西既失,互為犄角的,就變成了山西、升龍——法國人可由山西、升龍兩個方向,夾擊北寧;若法國人再次進攻北寧,北寧的戰略態勢將變得非常不利,失守的可能性將大增,因此,需要加強梯級防禦體係中的第二級——北江的防禦。”

“就是,山西守軍原本就近撤往太原,走到半路,接到了增援北江的命令,於是,右折而東。”

“之後,春水社的情報似乎間接證實了我們的這個判斷——中國人在太原的兵力,還是二千五百人左右,沒有發生什麼變化。”

“當然,那個時候,諒山的援軍,還沒有到達太原——或者根本還沒有出發。”

“於是,我們放心北上。”

“結果——”

“操!”

“原來,這支中國部隊,根本就沒有去北江!——或者,僅僅是做了一個右折而東的姿態,沒走幾步路,便悄悄的調轉了頭!”

“這些日子,這班中國人應該一直潛伏在宣光、太原、山西之間的某個地方,像一頭捕獵的老虎,耐心的等待獵物和時機的到來!”

“翻開地圖,宣光、太原、山西這三個頂點構成的三角形的中心,就是三島山——山脈綿延,峰巒疊嶂,貓了起來,還真是哪個也瞧不見!”

“唉!”

“無論如何,事已至此,怎麼辦?”

“除了——進攻!衝過去!——似乎……也沒有別的辦法呀?”

“然而,阿爾諾將軍並沒有這樣做。”

“我們是曉得對手的戰鬥力的——打山西的時候,我們軍力完好,有炮兵、有海軍,正麵強攻,尤拿這個對手無可奈何,何況目下?”

“目下,我們是既沒炮兵、也沒海軍,步兵也隻剩百分之四十了!”

“而且,疲憊不堪,驚魂未定。”

“哦,對了,騎兵也沒了。”

“可以肯定,目下,正麵強攻,根本沒有衝破封鎖的可能性,隻會徒然增加損失,進一步打擊本已極度低落的士氣。”

“那麼,有可能如奇襲山西城南那樣,‘奇襲’左育的……啥地方嗎?”

“呃,左育是個地方——較之山西,得多了,一眼即由北看到南,再一眼即由東看到西——倉促之間,實在找不到什麼可供找‘奇襲’的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