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七章 填坑!填坑!(2 / 2)

“阿爾諾將軍拒絕了。”

“這是理智、正確的決定。”

“如果軍力完好——譬如,剛剛‘水陸彙合’之時,我們有足夠的把握,一之內,即攻陷這座守軍全為越南人的‘堅城’;可是,目下——”

“唉!”

“更重要的是,目下,中國人已經渡過了烏森河,正在銜尾急追!”

“我們沒有時間在宣光這兒同越南人糾纏不休了!”

“事實上,仔細想一想,越南人的背信,並不算意外,甚至可以是在情理之中的:黃佐炎、鄭功和同我們的結盟,本就是畏於我們的軍力,認為‘朝’解不了他們的圍,才不得不轉投法蘭西帝國麾下的;可是,目下,他們還畏於我們的軍力嗎?還認為‘朝’解不了他們的圍嗎?”

“唉!”

“沒有船,就拿自己的腿走路吧!”

“畢竟,如前所述,目下,我們已經沒有了大炮的‘拖累’,同為‘拿自己的腿走路’,南下應該比北上快得多。”

“相反,中國人是有大炮‘拖累’的,因此,十有八九,他們是追不上我們的!”

“如果……中國人坐船呢?”

“不怕!”

“越池‘水陸分兵’,聯合艦隊的大、中型艦船都滯留越池,不過,噸位較者——一共四條,吃水較淺,可以繼續北上;而上文提到的所謂遣散,指的是民船,並不是我們自己的船,目下,這四隻噸位艦船,尚未南返,還泊在宣光附近的河麵上。”

“這四條艦船,噸位既,船上火炮口徑就,用以支援陸軍,對抗中國人的數量眾多的新式大炮,自然力不能及;不過,橫行水上,威脅民船,卻是綽綽有餘的——中國人就算坐船,也隻能坐民船呀!”

“阿爾諾將軍下令,將重傷員都轉移到這四條艦船上,送到端雄、換乘民船之後,再溯流返回,策應主力部隊。”

“端雄是春水社在北圻的最北的據點,若船隻數量不甚多的話,可以叱吒立辦。”

“如此安排,主要是因為我們的重傷員數量眾多,若同主力部隊一起走陸路的話,必將大大拖累行軍的速度;而且,其中傷勢尤重者,莫撐到越池了,大約連端雄也撐不到的。”

“當然,如此一來,有一段時間,主力部隊就失去‘炮艦’——這四條噸位艦船,算不得真正意義上的炮艦,打個引號吧!——的‘策應’了;不過,中國人若乘船南下,其兵力眾多,籌集到足夠的船隻,也需要一定的時間,算一算,我們的‘炮艦’在宣光、端雄之間往返,是趕得及的。”

“有人,除了重傷員之外,重要人員——譬如將軍您,也應該坐船滴。”

“四條‘炮艦’噸位甚,重傷員上船之後,到處都滿滿登登的了,不過,個把‘重要人員’,總還是塞得下的。”

“這個建議,被阿爾諾將軍斷然拒絕了——他,‘我必須和我的士兵呆在一起!’”

“提這個建議的人,大約以為,自己亦屬於‘重要人員’,若阿爾諾將軍接受了他的‘好意’,不定,他自個兒也可以跟著上船?阿爾諾將軍既一口回絕,他也隻好灰溜溜的閉嘴了。”

“至於這位老兄姓甚名誰,我就不了吧!——不然,‘敗壞’人家的名譽呢!哼!”

“就這樣,我們開始沿河南下。”

“沒走多久——剛剛走到左育——走不動了。”

“我們被攔住了。”

“當初,攻占左育之後,我們並沒有派兵留守——因為沒有這個必要;山陽一役後,黃佐炎雖背信棄義,但我們認為,越南人作為之極限,不過不向我軍提供幫助,主動攔截乃至攻擊我軍,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對於在左育遭到攔截,沒有任何的心理準備。”

“我們對越南人的判斷,並沒有發生多大的偏差——攔截我們的,不是越南人,是中國人。”

“這支中國部隊,足足有五、六千人,其中,至少有三、四千人的‘軒軍’。”

“我們全懵了。”

“上帝!這班中國人是打哪兒跳出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