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六章 長路漫漫任我闖,一不小心跌倒了(2 / 2)

“除去留在升龍的,此行我們一共攜帶了六十門火炮——一個炮兵連六門火炮,一共十個炮兵連。”

“牽引火炮的馬匹——一門火炮,包括一架前車、兩架彈藥車,共需六匹馬牽引,再加上其他用途的,攏在一起,一個炮兵連配備的馬匹,大約在六十匹左右。”

“如果是在歐洲,馬匹的數量還要多——一個炮兵連配備的馬匹,大約在八十匹左右;如果是在美國,有時候,一個炮兵連配備的馬匹,可以高達一百甚至一百一十匹——沒法子,美國產馬,而法國的良馬的產量,一向緊張。”

“而越南——我們都認為,在越南這種地方作戰,對於炮兵的快速部署的要求並沒有那麼高,一個炮兵連六十匹馬,盡夠用了。”

“好了,就是,我軍此行炮兵用馬匹之總數,大約在六百匹左右。”

“這個數字,不算少,不過,也不算太多,如果乘船,再麻煩,也麻煩不到哪裏去。”

“到這兒,您一定明白我的意思了:第一,炮兵原本是可以走水路的;第二,炮兵其實是不適合走陸路的。”

“那麼,炮兵為什麼不適合走陸路呢?”

“暫且容我賣個關子,往下看,遲一點,您就都明白啦。”

“牽引炮車的馬匹,不過六百左右,便被視為麻煩,數量更在其上的騎兵——雖然,參加山西戰役以及接下來的宣光戰役的騎兵,隻是混合騎兵團之一部——自然就更被視為‘麻煩’了。”

“關鍵是,事實已經證明,‘遠東第一軍’抵越以來,除了偵查、通訊之外,騎兵沒有發揮任何實質性的作用——可是,如果僅僅是‘偵查、通訊’,根本就不需要如此龐大的一個‘混合騎兵團’啊!”

“越南的地理,根本就沒有大規模騎兵部隊施展的空間,真不曉得巴黎的老爺們是咋想的?塞了一個整建製的騎兵團給‘遠東第一軍’?”

“而且,除了密布的水網、河流、林木之外,愈往北走,地形就愈崎嶇,道路的通過能力就愈差,騎兵就愈發之縛手縛腳。”

“莫雷爾將軍甚至提出了一個貌似荒唐的建議:除了少量用於偵查、通訊者,其餘的騎兵,統統‘下馬’——即,將馬匹留在越池,騎手步行前進。”

“的明白一些,就是‘騎兵改步兵’——在莫雷爾將軍的眼裏,馬匹沒有用,人嘛,還是有用的。”

“可以想見,這個建議,立即遭到了混合騎兵團團長居伊上校的反對——憤怒之下,他甚至拍了桌子。”

“居伊上校的激烈反應是理所當然的,莫雷爾將軍的建議,確實如居伊上校所言,‘是對光榮的騎兵的嚴重侮辱’。”

“阿爾諾將軍趕緊出來打圓場,莫雷爾將軍的‘騎改步’,自然被否定了,不過,船上沒有騎兵的位置,騎兵和炮兵一樣,都要走陸路。”

“當時,居伊上校還想不到後來會發生些什麼,如果他想到了,也許,不得已求其次,會接受莫雷爾將軍的‘嚴重侮辱’也不定呢。”

“後來發生了些什麼?”

“唉!越南的雨季開始了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