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九章 尷尬尤可,心疾最重!(2 / 2)

請過了安,女人們坐下來嘮一會子家常,有時候明太太還可能“賞飯”,如此這般,盡了“一家人”的情分後,才好回蘇州胡同的。

可是,馬嬤嬤、熙隻是“下邊兒的”,好辦;相同的情形下,“上邊兒的”那位該咋辦,就沒有人曉得了。

所以,敦柔公主隻好向孚王福晉“告罪”,而孚王福晉立即表示充分的理解:

“你不用去我那兒——隻我來你這兒,就好了!”

於是,就形成了這半年來敦柔公主、孚王福晉雖熱絡來往卻總是孚王福晉單方麵串敦柔公主的門兒的古怪局麵。

在敦柔公主看來,孚王福晉的上杆子,第一個要討好的,並不是自己這個侄女,而是那位其口口聲聲呼之為“三哥”的侄女婿;而其所謀者,則是孚王的“正經差使”。

目下,孚王的差使,一個是“內廷行走”,一個是“管理樂部”,前者隻是一個虛銜——這一層,任誰都曉得的;後者雖不是虛銜,但在孚王夫妻眼中,似乎也算不上什麼“正經差使”。

有一回,孚王福晉用抱怨的口吻對敦柔公主,“你九叔的那個差使,真正沒有意思!照我看,就是到軒軍中去做個千總——甚至把總,也比什麼‘管理樂部’得勁兒些!”

孚王福晉似乎並不曉得,軒軍裏頭,其實並無“千總”、“把總”之設?

敦柔公主隻笑一笑,並不接口;彼時又剛好有人進來回事兒,孚王福晉下邊兒的話,就不出來了。

敦柔公主曉得,孚王夫妻是想通過自己去撞關卓凡的木鍾——孚王福晉第一個“追躡聖蹤”,梳起“朝髻”,大約也是想以此討好皇夫吧?

但她心裏很清楚,這個木鍾,一定是撞不響的。

倒不是她在關卓凡麵前不上話,事實上,她從未對關卓凡有過任何請托,但正因如此,若她開口,關卓凡必定不能輕易拒絕。

問題是,敦柔公主認為,關卓凡是不可能重用愛新覺羅氏的。

愛新覺羅氏者,若為閑散疏宗,如寶廷之流,尚有被起用的可能;但距帝胤愈近,被起用的可能性愈低;身在帝胤者,從關某人處得到的,就隻有“貶抑”二字了。

孚王宣宗親子,帝胤中的帝胤,怎麼可能予以重用呢?

你也不看看你前頭那幾個哥哥,都什麼樣子了!

不你五哥、六哥、七哥了,就你八哥吧!

那是個公認的同關某人走的近的,“普魯士訪華代表團”到埠之時,還奉旨赴津參與迎迓,並名列曾滌生、文博川等元老重臣之前,彼時,頗有人以為,“八爺要大用了!”

可是,後來呢?原先做什麼,現在,不還是做什麼?有任何“大用”的意思嗎?

所以,就算我不討厭你,這個忙,也是幫不上的。

何況,你還頂了一個介麼刺眼的“朝髻”?

哼哼。

*

*

賓主坐定,侍女奉上茶來。

孚王福晉抿了口茶,眉頭皺了起來——並不是因為茶水的味道不佳。

“唉!”她長長的歎了口氣,“你九叔,同治三年就分府了——”

敦柔公主以為,孚王福晉又要扯“好幾年了,還沒辦過啥‘正經差使’”一類的話,孰知,不是。

頓一頓,孚王福晉繼續了下去,“我嫁給他,三年有多了,可我這個肚子——”

再一頓,“還是沒啥動靜!這樣子下去,可怎麼好呢?”

敦柔公主不料伊做如是,大大一怔,一時之間,不曉得該怎樣接口?

“你呢,”孚王福晉看了敦柔公主一眼,“啥都好,就這上頭,同我差不離兒——哎,也不是個事兒啊!”

敦柔公主的臉色,立即變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