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片鼎沸!(2 / 2)

既如此,你們又何必非趕這二十四時不可呢?

第二點,法國人將信將疑;第一點,倒不能不承認鄭功和的有道理——這樣的一條“內線”,十分難得,不好隻用過一次,便掐斷了。

除此之外,鄭功和還使出了一招殺手鐧——要求一封阿爾諾將軍的親筆信,信中,阿將軍須以“人格以及法蘭西帝國軍人的榮譽”承諾,“取得山西城南陣地二十四時後,方對山西城發動進攻”。

既寫了這封信,就很難照熱雷米的“兵不厭詐”了——對自己的人格以及法蘭西帝國軍人的榮譽,阿爾諾將軍還是很看重的。

城南陣地一失,中國人很快便做出了反應,不是“調整部署”——部署啥的,調整沒調整的,城外的人也不好呀——而是派了一個使者過來,:

敝軍將從城西撤出山西,貴軍城北近城西的部隊,是不是稍稍往東邊兒移一移?還有,撤出山西之後,敝軍將北渡紅河,向北圻內陸轉移,貴軍的艦船,是不是也可以往東邊兒移一移?敝軍過河的時候,貴軍就不要玩兒“半渡而擊”那一套了,好不好呢?

咦?真叫鄭功和中了?中國人真的要撤?

山西城真的“唾手可得”了?

“圍城必闕”、“窮寇勿追”的道理,阿爾諾當然是曉得的,何況,目下,山西的中國軍隊,也實在不能算是“窮寇”,未可輕侮;而紅河山西以西河段,狹窄曲折兼水文不明,也並不存在什麼“半渡而擊”的條件。

另外,中國人的請求,似乎,也不像是在玩兒什麼緩兵之計?

還有,北寧戰役期間,法、中兩家,仗打的雖然熱鬧,但該有商有量的,還是有商有量的,對於法軍的停戰收治傷員、戰後掩埋屍體並派隨軍牧師祈禱等等請求,中國人能答應的,也都答應了。

因此,阿爾諾默謀片刻,點了點頭,慨然道:

“好罷!貴軍請走好!”

使者告辭,阿爾諾則下令,城北近城西的部隊,以及河麵上的艦隊,向東移動。

沒過多久,城北、城東的防禦陣地上,爆炸聲響了起來,一聲接著一聲,接連不斷,整個陣地的上空,煙塵彌漫。

這一下,法國人放心了:中國人這是在破壞防禦工事——他們真的是要撤了!

爆炸聲足足持續了三個多時。

中國人對自己的陣地的破壞,可是夠徹底的呀。

在此期間,負責偵察的騎兵報告:不斷有中國、越南軍隊,自西城門開出山西城,行軍方向:西北。

再也沒有守軍出城了,色也暗了下來,阿爾諾下令,先派股部隊入城,偵查搜索,大部隊明一早,再從容入城。

取山西的過程,雖然有些曲折詭異,可是,無論如何,不同於之前沱灢、升龍的兵不血刃,山西是“遠東第一軍”入越之後第一個激戰之後攻取的重要城市,整支部隊,上上下下,都沸騰起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