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一出版,便引起了轟動。
沒有任何意外,立即成為暢銷書目,比《火與冰》《傳統下的獨白》賣的更好。
這本書寫的並不見得如何深刻,但非常通俗,對於顯而易見的東西,有著許多批評。因為張斯的更該,對於民眾迷信的批判,有所增多。這樣一來,意味也就非常明顯了,大家均能感覺到,這多少有些針對“全能教”。
當然,這種感覺隻是似是而非,張斯絕不會為了這樣一個不入流的教派,特地寫一本書的。他的重點,仍然放在國民性上。對付某些組織,隻是它的附帶價值。
在這裏倒發生一點事情,許多國民的迷信程度,是出乎張斯意料的。
他們全力擁護“全能教”,渴求“全能神”的庇護,感覺自己淩駕於一般人之上。對於張斯的態度,不可能很好。甚而在傳聞中,已經有人阻止,集體焚燒《醜陋的中國人》了,並言張斯得罪神靈,將受到難以想象的處罰。
對於此類事,張斯哭笑不得,卻也不怎麼在乎。這樣的手段,有點過於拙劣,他實在想不通,竟有人相信這樣的教派。而如今已是現代化的社會,民眾的思想,早該開化了,為何還這般愚陋呢?
此外,則還有一首短詩,是他隨手取來,供給那些攻擊傳統文化的。
“酒入豪腸,氣氛釀成月光。
剩下三分嘯作劍氣,
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
這幾句,出於餘光中的《尋李白》,本是首長詩,體格自由,頗為精彩。尤其這幾句,簡直是神來之筆,無從琢磨,仿佛天降一般。因為並不影響閱讀效果,他便單獨截出,改動了一兩個字,單獨算作一首詩。
此詩一出,讀者嘩然。
“明明是現代的詩體,卻有漢唐的風韻,尤其那瀟灑的氣質,仿佛唐人寫就。僅僅幾句,而將詩仙的姿容神態,豪情氣度,描摹的栩栩如生,當真傑作。古今結合,完美無瑕者,莫過與斯……”
這是主流的評論,比較精當。
大家於張斯的用心,體會起來,並不很難。這是在勸人,莫早早提古人文化不值一看的說法,大家隻是未尋到運用的方法而已。即已此詩而論,便是將古典的精髓抽出,用現代的器具盛放,果然美輪美奐,耀人眼目。
這些拉拉雜雜的應對,效果倒還不錯,隻不成體係,難免減輕了力量。而且用文字說理,看的人少,缺少最大的感染力。在他想來,還是要通過拍電影,以影響最大的人群。這在前幾次的經驗中,已得到不錯的印證。
而經過緊張的拍攝,《笑傲江湖》也該上映了。
電影院門前,早早就排起了長隊,大家對於這部電影的熱切,已經表現在了臉上。有張斯的名頭,已夠吸引人,更何況還是他改編自己的書呢?
張斯領著家中諸位,都到了影院。
由於是電影的演員,單雲清特殊照顧,讓張斯與楚韻坐在一起。他自己則與張倩依姐妹坐一起,朱紅與馮軒軒的位置最尷尬,中間隔開一個,氣氛古怪,誰也不願意去。好在有個天不怕地不怕的葉肖蕾,乖乖地坐在兩人中間,沒有絲毫不自在的模樣。
電影院暗了下來,大銀幕上顯示出了畫麵。
因為糅合了兩部電影的劇情,時長有所增加,兩個小時還多些。華語電影的時長,此刻多還在就十分鍾左右,所以這部顯得特殊。院線最不滿意,因為安排的場記會減少,觀眾最滿意,因為時間越長,越值票價。
前三十分鍾,是凝練了原作第一部的劇情,並為第二部埋下伏筆。張斯之所以不願意舍棄,因為在第一部裏,有一段唱歌的情形。
江河之上,小小船艙,三位江湖人士,曆經磨難,在夕陽西下的時候,唱起了那首《滄海一聲笑》。歌聲豪放,映著波光粼粼,水鳥掠影,回蕩在天地之間。
“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
浮沉隨浪隻記今朝
蒼天笑,紛紛世上潮
誰負誰勝出天知曉
江山笑,煙雨遙
濤浪淘盡紅塵俗世幾多嬌
清風笑,竟惹寂寥
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
蒼生笑,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癡癡笑笑……”
詞曲簡單至極,隻用宮商角徵羽五音,翻來覆去,而大氣磅礴,令人心折。詞又填的極好,滿是江湖氣息,既滄桑又瀟灑,既淒涼又豁達,尤其一句“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情景交融,意境極高。
再與電影中的場景配合,就更令人心醉了。許多觀眾都露出了癡迷的神色,為這詞曲,為這演唱,為這江湖的波詭雲譎,為這武林的豪情萬丈。那是一種超出清新的唯美,宏大遼闊,頂天立地。
接著是令狐衝與諸位師弟,準備隱居牛背山。行路的途中,卻遭遇了東方不敗,酒壺恰也被她打翻。令狐衝上去責問, 東方不敗沒有搭理,說了一句“酒鬼”,便飛走了。而飛走的一刹那,卻被樹枝纏掉了麵具,那絕世的麵容,令觀眾兩眼放光。
原著已連載許多,大家發現這電影,與小說差的極大,基本是再講另外一個故事。東方不敗原是個出場不多的人物,現在卻成了女主角,而她的性別,恰恰是男的。
真正讓大家意識到這個問題,是在他們第二次相遇。
令狐衝騎馬狂奔,遇對方練功,好奇前去探看。巧合之下,兩人便在一起喝酒,相處融洽。令狐衝當時喊了一句“姑娘”,令對方十分詫異,這才恍然自己的容貌與女性一樣,故而不做聲,隻是裝啞巴,卻並沒有反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