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斯的性格耿直,是位真正的男子漢。在國內的時候,他為民做主,與政府抗爭,與黑幫拚鬥,與文壇敗類論戰……一息尚存,便要大義凜然地走下去。正因如此,才那各類黑暗勢力的壓迫下,遠走他鄉,漂泊十年。
別人見他在國外拍攝的東西,均是陽光燦爛的,感覺很奇怪。為什麼在國內那樣執著,甫一出國,便變了樣子呢,難道是嚇破了膽?
他聽人提起此事,就認真地說道:‘我雖被剝去國籍,算是一介流民,卻始終華夏之人,並不因政府喜好而改變,他們也無此權力。在國內的時節,我抨擊不平,揭露黑暗,是為了促動大家改進。
如今,我流落他鄉,自然做不到這些了。我雖是個小人物,在國際上,卻也代表著自己的民族與國家,若還拍攝尖銳的題材,那便是在抹黑他們。所以我要做些簡單積極,令人感動的東西……’
————引自《十年風雨兩茫茫》
“在那風雨飄搖的十年中,他經受了許多苦楚,身體上的虛弱,加上鄉愁的折磨,使他常要坐在輪椅上。所以在拍攝現場,時常會有人產生錯覺,以為導演是個殘廢。
而那些對他熟悉,或是生死追隨的人,見他疲憊不堪,在輪椅上悄然沉睡,每每總是止不住心酸流淚。女演員們,都以能推著輪椅,陪他散步為榮,這也是她們才有的權利。
大家知道,或許女性的溫存,才能令他暫時忘卻那無盡的痛苦。
這些女演員,也很用心,待在他身邊的時候,就會抹去胭脂痕跡,卸下濃妝重彩,掩藏自己的嬌蠻,收斂自己的驕傲。除了美麗與溫柔,再也沒有別的東西了。
而正是這個時常坐著輪椅的人,在她們的照顧下,憑著心中對家人的眷戀,拍攝出了那麼多令人感動的作品。記得在法國,《放牛班的春天》首映結束時,全場觀眾起立,為他合唱了一首又一首歌曲……”
————引自《大師的放逐》
“張斯的電影,常能在實際生活中,產生極大的影響。他不是一位為拍攝而拍攝的導演,更不願意當一個清高孤傲的藝術家。他想做的東西,要簡單易懂,能讓最沒文化的人也看懂,這被視作自己的使命。
尚在華夏的時候,就是如此,觀眾總能積極響應。
論影響最大的,則要說起在英國拍攝的《勇敢的心》,掀起了蘇格拉人民新的革命浪潮,蘇格拉人將他與華萊士的名字,並列著繡在自己的旗幟上,作為精神上的領袖。而另外一部《V字仇殺隊》也是如此,西方的各次遊行,常見民眾帶著那微笑的麵具。
所以,在西方的國家中,大家都特別喜愛張斯,除了英國政府。當然,英國的民眾同樣喜愛他……”
————引自《華人世界》
內陸的票房,如今恰被三部影片瓜分。
《大叔》以劃時代的動作革命,加上精彩絕倫的劇情,與演員無與倫比的魅力,後發先至,一舉超過《銀河之戰》與《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暫時居於榜首之位。而且上升勢頭猛烈,距離竟在慢慢拉大。
舉國震動,沸騰一片。
因為實在太難得了,這可是華語電影,第一次正麵迎擊好萊塢大片,竟然打了個勝仗!無論如何,這必將載入華夏電影史。同時它也會成為一個象征,告訴大家,好萊塢並不可怕,隻要我們自己發奮努力。
主要是因為這部電影,在現在的觀眾看來,實在是太精彩了。
盡管論場麵之宏大,依然比不上斯蒂文的電影,也沒有那樣的史詩氣質。但劇情的緊湊程度,動作的火爆激烈,在這個時代,卻是最拔尖的了。公司孤注一擲的投資,張斯捏合三部經典的劇情,再加上兩位武指大師的創造,它的成功早就帶有某種必然性。
而憑著前三部電影,在大洋彼岸積累下的名聲,《大叔》打著“張斯最新最好作品的旗號,順利進入北美,開始搶票房。美國影壇震動,嘩然一片,所有的話題開始向這邊集中,打探前後的事情發展。
由此,民眾知道了斯蒂文與張斯的約戰,也明白了這部電影所代表的意義。
這樣的話題,實在太吸引美國人了。媒體報刊早就報道過關於張斯的內容,一向比較正義。這次更把他塑造為一個華夏的年輕導演,為了保衛自己民眾的光榮,帶領一群熱血正直的人,與整個好萊塢抗衡。
他們沒有足夠的投資,他們沒有先進的技術,他們沒有任何部門的支持……有的隻是汗水與鮮血,尊嚴與堅韌,正義與勇敢……張斯在華夏民眾沸騰之前,已經被美國人再次奉為英雄。
這種以一己之力,與強大到無與倫比的敵人抗爭的勇氣,簡直是太個人英雄主義了,也太合乎美國人的胃口了。而他的這個形象,對電影票房,有著不小的影響。因為獲得的支持蹭蹭地往上漲,正好可以抵消斯蒂文的主場優勢。
當然,根本性的東西,依然是電影的質量。
大家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這是一部關於複仇的電影,卻加入了救贖的主題,使得它獨樹一幟,與時下的動作片區分開來。而這種實戰性的打鬥,幹淨利落,激烈火爆,也是前所未見的。民眾倒是認識幾位華夏的演員,都是來自香港,同樣是玩動作的,但與《大叔》比起來,卻差的多了。
因為這部電影,不單有個人的動作,還加入了大量的槍戰,各類的飆車。更不要提那些高智商的分析,驚險萬分的追蹤,還有五花八門的逼供手段了。
在這兒不得不提,張斯的身體素質,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為了追求實戰的效果,盡管是表演,現場的大都也是極度危險的。所以影片中所有的打鬥,全由兩個武指團隊的人來表演。張斯武功不弱,又是內外兼修,與他們配合起來,簡直如虎添翼。正因如此,才會令美國人大加讚賞,豎起大拇指。
至於彌漫全片的情緒,更是引導了觀眾,使得大家一直處於激動的狀態。這就要歸功於超強的劇情結構,還有無與倫比的節奏了。
“張斯曾經說過,《大叔》若是分開拍,將出現三部經典。但是由於對手太過強大,他隻得將精髓揉在一塊,以使得通篇高潮迭起。就是憑著這樣的節奏,硬生生地與好萊塢大片碰撞,火花四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