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索大師說的沒錯,缽是佛門中常用的物品,更是生活中的實用器。可以說佛門弟子人手一份,根本就不是什麼稀罕物品。而且缽的形狀傳自天竺,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缽,除了體積有差異之外,基本上都是一個樣式。
對這種沒有銘文的實用器要想找到出處,簡直和大海撈針有一拚。所以索大師直接告訴他們,這物件的出處很難斷定,他也不知道檀木碗出自何人之手。
還沒等百裏書香罵人,索大師接著解釋:“佛門中的缽多如牛毛,要想找到出處絕對不可能,但是我能斷定,這缽是件不錯的法器,我能感受到它傳來的祥和包容之力。根據我的判斷,這是件師徒相傳的物品,從它身上能感受到不同的法力。嗯——至於年限嗎,大概在1100-1200年之間。”
被索大師這麼一說,李誌反而有點疑惑,他不解的問道:“大師,你說的年限應該非常準確,但這隻是件吃飯的家什,它應該不會是法器吧?”所謂的法器這個李誌知道,無非是被大德高僧加持了靈性,接受過香火供奉的物品,據說能趨吉避凶,甚至能降妖伏魔。
按照常理推斷,法器應該是雕像木魚念珠之類的,但是要把吃飯用的俗物說成法器,這讓人有點不可思議。所謂的法器是需要香火供奉大師加持的,誰閑的蛋疼會在一個飯碗上加持法力再放在香案上讓人供奉?
“小施主這麼說就不對了,誰又規定法器必須是神聖的東西?佛曰:眾生平等,隻要是自然界裏的東西,都有成為法器的可能。小施主,不知道你有沒有轉讓這檀木碗的意思,要是有的話……”
索桑大師還沒說完,百裏書香便直接說道:“老禿驢,你不肯說出出處就是看上這個檀木碗了吧?我告訴你,即使我徒弟轉讓,也隻能落到我名下。這事和你沒有半毛錢的關係,你可以走了!”
索桑大師被百裏書香氣的滿臉通紅,他也不顧斯文的直接罵道:“百裏老頭,你這是赤果果的誣蔑,你這是卸磨殺驢——阿彌陀佛,老衲被你氣糊塗了,怎麼自己罵起自己來了。我給你個碗你鑒定一下出處試試?我要不愁死你,我就不叫索桑!”
索大師的話沒錯,即使是乾隆官窯的民用瓷流傳至今,你也不可能從它身上找到傳承出處。當然了,這隻是個比方,官窯就是官窯,他不可能降級生產民用瓷。
“嘿嘿……算你蒙對了,老禿驢,你說說這個檀木碗是個什麼價值?這玩意兒市場上很少見,根本就沒有參考。”百裏書香一聽索大師動怒,趕緊嘿嘿一笑,把焦點指向檀木碗,從這些小事可以看出,他和索桑大師的交情深厚,否則不可能一口一個老禿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