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到了和百裏書香約定的日子,李誌帶上檀木碗便直奔四九城。他也如願以償的在協會見到了百裏書香約來的鑒定大師。
不過見麵後李誌被師傅請來的鑒定師嚇了一跳,師傅辦公室內除了王東天之外,沙發上還端坐著一位年逾古稀的大和尚。在百裏書香的介紹下,李誌才知道這位大師正是他請來的鑒定高手。
“李誌,這位是索桑大師,是佛教理事會的常任理事。也是有名的佛器鑒定家收藏家,在佛教界索大師非常有名,但是知道他精通佛器鑒定的人卻少之又少。”百裏書香介紹完索大師,才示意李誌出示他的檀木碗。
藏族姓氏中本無索姓,因為他們分支很多,一直沿用名而沒有姓。後來隨著和漢人的接觸增多,像天祝藏族這樣隻有名而無姓引起其他民族的不解,並且經常遭到恥笑和蔑視。
為化解這種誤解或矛盾,天祝藏族人中就出現了以名字首字做姓的先例,如才昂姓“才”,索南姓“索”,東智姓“東”、華丹姓“華”等。
這些姓氏在後代中得到了延續,就成了該家族的姓氏。這樣的姓氏來源大部分是別人加的,而不是藏族人自己取的。這個典故李誌是知道的,所以百裏書香一介紹大師姓索,李誌自然就肯定了他是天祝藏族。
當然了,姓什麼叫什麼都不重要,李誌隻想知道這個神秘的檀木碗是什麼來曆。他恭恭敬敬的給索大師行了個晚輩禮,才把自己帶來的檀木碗放到索大師麵前的茶幾上。
深諳古董行內規矩的李誌也沒等索大師發問,便介紹了檀木碗的出處和得來的過程,當他說完之後,才客氣的對索大師說道:“大師請上手,我覺得這件東西太古怪,當然了,碗本身沒有問題,關鍵是這個檀木碗的鎏金,很有點明珠暗投的畫龍點睛的意思。”
聽完李誌的話索大師不置可否的笑笑,然後高頌佛號說道:“阿彌陀佛,小施主著相了。過去的事情誰又說得準那?就連****轉世都需要以前的舊物引導,何況我們這些俗人。”
索大師的話不但李誌不明白,就連百裏書香也如墜霧裏,他捋了半天胡子才氣憤的罵道:“老禿驢,你會說人話不?有事不能好好說呀?亂七八糟的話誰又能聽得明白!”
“阿彌陀佛,百裏老頭你辱罵佛門子弟,死了是要下十八層地獄的。”索大師微微一笑,罵了百裏書香兩句才對李誌說道:“我們隻求這物件的真假,何必在意它的遭遇?這東西是檀木癭瘤所製,用料大質量好,是難得的佛門用品。”
百裏書香聽完索大師的話直接被他氣笑了,他指著索桑大師笑罵:“老禿驢,要是鑒定這是不是小葉紫檀的話,我也用不著拉下臉皮求你吧?我雖然才疏學淺,但是自問還是能鑒定紫檀的。廢話少說,趕緊說說這東西的來曆。”
沒想到索大師的回答讓大家大跌眼鏡,他看了半天之後居然很直白的說道:“這件東西我也看不懂,根本就不能說出出處。但是我能肯定,這件東西非常稀有,應該陪伴過大德高僧。我能告訴你們的隻有這麼多,其他的我和你們一樣,根本就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