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開始投入部分資金,開始了在技術研發上的追趕,隻要彌補上技術短板,戴偉相信摩拜單車的優勢自然就蕩然無存。
畢竟眼下,雙方在市場規模上,無論是用戶還是單車數量,都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
小黃車不光是高調宣布了自己完成了行業首個C輪融資,達成共享單車行業單筆融資最高紀錄。
同時緊隨其後,還宣布了又一個行業第一的消息,那就是小黃車累計訂單已經成功突破一千萬單的行業記錄。
就連日訂單數量,都已經達到了40萬。
有實打實的數據作為支撐,也證明了小黃車的行業第一絕不是自吹自擂。
畢竟縱觀全國,在華夏的諸多互聯網平台之中,能夠達到日訂單百萬的佼佼者,滿打滿算兩隻手都數的過來。
而光是憑借著高校市場,就已經達到這等規模的小黃車,一旦正式開啟城市服務,那毫無疑問,下一個達到日訂單百萬的互聯網平台,非他莫屬。
在這一層麵的積累上,摩拜單車這個競爭對手無疑是相對薄弱的。
畢竟,工廠生產單車總歸是需要時間的,而摩拜單車在技術研發上花費的時間,加上生產成本的製約,大大提高了摩拜單車的擴張難度。
而相比之下,小黃車的擴張速度卻是絲毫不減,哪怕摩拜單車奮起直追,想要在單車數量上趕超小黃車,也絕非易事。
畢竟這就是一道簡單的數學題,當小黃車率先出發,走了一段路之後,摩拜單車才開始出發,並且雙方保持著近乎相似的前進速度……
問,摩拜單車要多久才能追上小黃車?
答桉不言而喻,在市場達到飽和之前,雙方之間的差距顯然不會輕易消失,這無疑也是率先進場跑馬圈地的最大優勢。
也是冒著風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應該有的回報。
好在數量上拚不過,質量上總歸是摩拜單車的優勢所在,饒是小黃車有意識去彌補這個技術短板。
短時間內,摩拜單車在技術上積累的優勢,總不會一下子被抹平。
而在商業競爭之中,向來都是以己之長,攻彼之短,揚長避短才是王道。
這無疑也是摩拜單車選擇北上廣深作為市場方向的一大緣故,想要以質量取勝,自然得找到對應的消費群體。
畢竟成本相對高昂的摩拜單車,想要走諸如“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顯然是走不通的,隻能先立足於北上廣深,再徐徐圖之。
而從目前摩拜單車的發展速度來看,這個方向顯然是選對了。
北上廣深戰略,隻差最後一個廣字,就能夠徹底集齊這四字真言。
隻要能夠在北上廣深站穩腳跟,那對於摩拜單車來說,那自然是霸業可成!
而眼看著小黃車已經吹響了進攻的號角,摩拜單車這一邊,自然也是嚴陣以待。
正所謂,輸人不輸陣,氣勢不能輸,既然小黃車這麼高調的宣布自己行業第一的地位,那摩拜單車自然也得緊隨其後才行。
就在小黃車打出了兩個“行業第一”的組合拳之後,摩拜單車也緊跟著向外界披露了自己完成C輪融資的消息。
之前隱而不發,隻是憋著一股勁,想著關鍵時候來波大的,既然小黃車都已經拔得頭籌了,那自己自然也沒有必要再憋著。
摩拜單車表示,目前已經完成了總額超過1億美刀的C輪融資,由騰達資本領投,一眾資本機構跟投,其中包括了東升投資等早期投資方。
同時還表示,已經跟微信達成深入合作關係,摩拜單車正式入駐微信九宮格的出行領域,得到了微信流量端口的助力。
這也意味著,消費者和用戶可以直接通過微信,直接使用摩拜單車,同時繳納押金的問題,也可以直接通過微信支付。
這一波由騰達領投帶來的資源傾斜,無疑是直接表明了騰達這位互聯網巨頭,在共享單車領域的投票。
盡管騰達同樣是滴滴出行的投資者,但是在共享單車領域上的抉擇,卻做出了截然相反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