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官階一共十八品,正一品和從一品都是虛銜,三省宰相正二品,六部尚書正三品,向下一直到從九品,可以說能來參加普通朝會的官員們便是大唐真正的精英人物。

朝會議事進行的波瀾不驚,然而有件事情卻是誰也沒敢提。

其實也討論過很多次了,隻是一直討論不出來結果,此刻誰先提,免不了要成為被攻訐的對象。

不過還是有膽子比較大的官員的,一位官員出了文官隊列:“下官有事請議。”

盧何看過去,是兵部侍郎施同甫,他點了點頭:“施侍郎請講。”

施同甫硬著頭皮略一拱手:“西北戰事未定,朝中尚無定論,到底是戰是和?若是再拖下去,兵部何以自處?”

盧何看向老神在在的兵部尚書,他知道施同甫多半是被推出來提起這事的。

另一位官員跟著出列拱手:“下官認為,涼州已然失陷,蘭州兵力不足,如何出兵收複?當與吐蕃議和,等待朝廷運轉糧草,集中兵力,再複涼州。”

年紀已經有些大的盧何咳了咳:“可還有哪位有不同意見?”

早就有人忍不下去了,兵部的人跳了出來:“吐蕃撕毀協議,悍然犯邊,若朝廷議和,涼州子民如何看朝廷?隴右偏遠尚可不管,涼州西北門戶,就這麼給了吐蕃,哪位官員敢斷言吐蕃胃口不會更大?”

這話沒人敢接,主和派的也噤了聲。

誰敢保證?沒人敢保證,吐蕃吞了涼州,會不會下蘭州?這幾乎是必然的事情。

不過主和派還是有自己的理由的,戶部的官員跳出來了:“吐蕃狼子野心,涼州不可輕予,不過朝廷財政艱難,河南道旱災未平蝗災又起,東南稅賦十去其三,若是此刻開戰,後勤是萬萬跟不上的!”

“這一仗咬著牙也得打!”兵部又跳出來一個,“不把吐蕃打回去,蘭州也早晚守不住!”

戶部官員把脖子一梗:“朝廷實在是沒錢了!涼州一戰,西北十萬邊軍死傷慘重,便要從別處征兵;西北產糧不足,又要安置難民,從他處轉運,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眼見風波又起,大老粗們忍不住了,一位老將也參了戰:“末將在西北打過吐蕃蠻子,知道那些蠻子的脾氣,你越是怕,那些狗日的就越凶,還是得打,把他們的骨頭打斷嘍才會縮回去。”

武將隊列裏傳來一陣陣讚同聲,朝堂一時亂成一團。

盧何腦袋有些疼,他揉了揉眉心,看向站在台階下的禦史台官員:“監察禦史,維持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