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一,秋高氣爽的天氣還沒來,夏天的炎熱也還沒過去。
洛水畔的劉記鋪子裏,老劉又仔細的擦了一遍桌子。
老劉在洛水邊上開酒鋪已經十來年了,如同之前那些年一樣,他早早的起了床,將整個店裏打掃的幹幹淨淨,一邊等著客人,一邊笑嘻嘻的倚著門口遠望在洛水畔遊玩的人們。
這些年生意一直不好也不壞,人少的時候老劉就一個人忙活,客人多起來便叫上老妻,夜裏心情好就多開會兒,遇見寒暑時節就早早關了門,大兒子當兵在北邊戰死了,二兒子娶了農家女如今也自己開了間肉鋪,老劉老兩口的日子也算是安安穩穩。
進長安的路實在太多了,老劉鋪子前的官道隻是十幾條中的一條,能進店裏喝酒的客人,按老劉的說法那就是有緣分,偶爾老劉還會和客人吹噓吹噓,當年哪個學子就是沿著這條官道進的京城然後登了龍門,又有哪些大官從這兒借酒澆愁然後鎮撫各地。
這個時候客人就會起哄說老劉吹牛,哪個大官會來這種鋪子喝酒?
老劉也不惱,隻是習慣性彎著腰攏手笑著不說話。
不過老劉家的酒味道確實好,好多老客人進出長安都喜歡來買杯酒喝,點兩碟小菜倚著圍欄看看洛水,倒也有滋有味。
所以哪怕有輛馬車在鋪子前麵停下,這一天好像也和之前的任何一天都沒什麼區別。
豪華的馬車上下來一個年輕女子,穿著一襲長安流行的襦裙,外麵還披了件紗衣,隻是顏色卻是有些逾矩的淡金色。
老劉在長安邊上開店,見過的漂亮女子不知有多少,但這個女子還是不同,麵容雖然也極美麗,但硬要說不同的話,大概是那種奇怪的氣質。
好像有些不像在凡間,卻又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生疏感覺。
女子身後跟著個書生和侍女,甚至還有個童子。
常年開店的,什麼沒見過?老劉往肩上搭了塊皂布,熟稔的迎了上去:
“客官裏麵請。”
身份一看就最為尊貴的女子抬頭看了看那個有些陳舊的酒簾,微微一笑:“掌櫃的,上壇酒,再上兩碟小菜。”
老劉恭敬的應下了,領著一行人到了靠著圍欄風景最好的位置坐下,又給幾人上了酒,這才轉去了後廚。
等老劉走後,早已按捺不住的少年指著遠處的一大片陰影向著年輕女子問道:“殿下殿下,那兒就是長安?”
所有人都朝著少年指的方向看去,一道黑色陰影拔地而起巍峨聳立,幾乎將天空切成了兩半,偶爾能瞥見甲士從城牆上巡邏而過,城下如同螞蟻般的人群進進出出。
年輕女子拂了拂頭發,有些恍惚:“是的,那就是長安,大唐京城。”
......
年輕女子便是從岷山出發,趕了半個多月路的李子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