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雲熙微微笑道:“如此便好。聖人去行宮本就是為了避暑,好鬆快些。太皇太後無事,又有皇後娘娘照顧,想來聖人也能放心。”
細細與胡青青說幾句行宮中的情景,“你之前沒去過,去了就知道。行宮裏湖光山色,風景甚美,又涼快。山裏頭靈氣足,還建了一座太平觀。”林雲熙笑意盈盈,宛如平日裏與姊妹細語,“太皇太後信道,你正好能為她去打醮祈福,好好抄些經文供奉。”
胡青青忙道:“果真麼?那再好不過了,不知道觀在行宮何處,可有真人在觀中修行?主奉的又是哪位仙尊?”她問的急切,十分情真,亭中諸人紛紛笑了。林雲熙也笑道:“你這倒是問住我了。我隻記得觀中有位清妙真人,乃是膠東王姬,道法精妙。你若有心,遣人去打探一番便是。”
胡青青方顯出不好意思的神情,林雲熙和聲道:“太平觀在永安殿邊上,以往太皇太後去行宮,就住在此處。永安殿靠山臨水,論清涼避暑,還在聖人所住的翠微殿之上。”
敬和夫人忙笑道:“聖人真是孝順。”
林雲熙道:“永安殿素來是國母居所,自前朝起便有十數位聖人奉太後於此靜養。別的不說,單咱們大宋開國,已有六位太後、兩位太皇太後住過。”她神情澹然,於此間典故如信手拈來,“孝武帝時因永安皇後侍太後於萬方殿,孝名傳天下,後來永安皇後為太後、太皇太後時又得子孫孝順,頤養天年,過茶壽含笑而逝,故其孫文忠帝將萬方殿改名為永安殿,以示孝心。”
敬和夫人二人露出恍然之色,胡青青神色微微一閃,婉然道:“聖人以孝傳家,果然堪為天下表率。可惜太皇太後需靜養,不好輕易挪動,不然奉太皇太後去行宮養病更為相宜呢。”搖著紈扇,好似玩笑般道:“傳出去可也是一段嘉話。”
林雲熙目中略帶讚賞,盈盈淺笑道:“雖說有後妃侍疾的舊例,不過皇後娘娘留在宮中親自照料,想來是無大礙的。”
敬和夫人怔怔聽了半晌,後妃侍疾、皇後親自照料——皇後就算為太皇太後侍疾,也不會親自侍奉湯藥,無外是垂詢太醫、陪伴在側以示關切,多半是由宮人或位份低下的嬪妃伺候。
——永安皇後、後妃侍疾、低位嬪妃。
她忽然升起一個念頭,心下不由怦怦直跳,背後一陣燥一陣寒。
林雲熙含了幾分清淺笑意,對敬和夫人道:“過些日子咱們與聖人去了西山,宮中除了皇後娘娘,便是敬姐姐為尊了。姐姐可要好好協助皇後,為太皇太後侍疾啊。”
敬和夫人隻一味出神,胡青青忙輕輕推了她一把,笑道:“敬和姐姐想什麼呢?”她方才像大夢初醒般回過神來,慌忙道:“是。”囁嚅著說不出話來。
林雲熙笑道:“皇後娘娘雖不如當年永安皇後孝名顯著,可對太皇太後的孝心卻是世人皆知的。來日敬姐姐與皇後娘娘一同侍奉太皇太後,還要妥帖些才好。明白嗎?”
敬和夫人驟然一驚,陽光隨亭角飛簷落下來照射在她手背上,仿佛能刺痛肌膚一般。她縮了縮手,才發覺背後大汗淋漓,像是有什麼在身後威壓逼迫,令她忍不住心生恐懼。
林雲熙隻一壁溫婉含笑,神情從容平靜。
她知道敬和夫人聽得懂,也不會拒絕。
果然,最終敬和夫人靜默片刻,笑意嫣然地起身福禮,恭敬道:“是。妾身明白。多謝昭儀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