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原鄉】(3 / 3)

在多重的打擊下,鍾先生含淚寫出一係列吐露農民心聲的《故鄉四鄰》、《原鄉人》等佳作。1960年8月4日,鍾先生在桌上修訂中篇小說《雨》時,舊疾複發,伏在文稿上咯血,終於力竭而逝,時年四十五歲。被人譽為‘倒在血泊裏的筆耕者’。梓鈞,你說這樣的人該不該為他拍一部電影以作紀念?”

“應該。”王梓鈞點點頭,聽了李行的介紹,他對這個素未謀麵的鍾先生也是肅然起敬。

林清霞和林鳳嬌兩個女人更是情感泛濫,聽到這種故事都快流淚了。

林清霞說:“鍾平妹女士是個偉大的女人,我怕我演不好。”

李行歎了口氣道:“說實話,我心中最理想的人選,還是鳳嬌,她來演鍾平妹最合適。可惜一直聯係不到她,沒想到鳳嬌在你這裏。”

林鳳嬌臉蛋一紅,朝王梓鈞看了看,顯然是對這個角色有些心動。

林清霞和林鳳嬌兩女,雖然在七十年代被稱為雙林,不過兩人的特色卻是很有分別的。

七十年代的時候,林清霞的戲路比較單一,就是演學生或者是年輕女性,與男主角愛得死去活來。

而林鳳嬌呢?不僅可以演各種愛情戲,而且善於演貧苦、勤勞、善良的女性,《汪洋中的一條船》裏,林鳳嬌簡直把裏麵的女主角吳繼釗給演活了,在所有觀眾眼裏,心懷大愛的吳繼釗本就該是林鳳嬌的樣子。究其原因,乃是源於林鳳嬌從小的經曆,各種苦都吃過,更能體會到角色的心理。

可以說,七十年代的林鳳嬌,從演技上來說,其實是要強於林清霞的。之所以後世林清霞的名氣更大,一是因為林鳳嬌早早隱退,二是因為徐克的武俠片為林清霞找到了新的戲路,從此為香港和大陸的觀眾所熟悉。

王梓鈞見林鳳嬌的表情,就知道她對這個角色有些心動。當下也不提答應的事情,而是問李行道:“李導,你這部戲準備讓哪個公司發行?”

李行道:“名毅公司。”

王梓鈞說:“怎麼不找王氏?名毅的發行能力可不怎麼樣。”

李行笑道:“老交情了,換發行商麵子上過不去。”

“大眾電影公司的片子以後就讓王氏來做發行吧,名毅的發行能力至少會讓你的電影票房低三成。”王梓鈞想趁機把李行這座搖錢樹拉到王氏影業的體係中,“另外,我聽了李導你這個故事很感動,想為這部電影免費寫首插曲,你看如何?”說完王梓鈞就清唱起來,“茫茫原鄉對唐山,搖搖擺擺辭海岸。雨潑麵肉,風吹帆船,存亡向天影孤單。渺渺他鄉落土酸,無暝無日來打算,血汗無情,儉腸捏肚,為求生存找家園……”

王梓鈞唱的是後世羅大佑的台語歌《原鄉》,唱的腔調就如同在為死人念悼詞一樣,可那種感覺卻把台.灣早期居民背景離鄉,奔向未知遠方那種茫然、辛酸、孤苦等等情緒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

李行聽到一半,手中的酒杯都差點落了下來。這首歌雖然跟主題沒多大關係,但用在裏麵做主角逃難時的插曲卻是再好不過,甚至有可能因為這一首歌,為電影增加幾成的票房。

一首歌唱完,李行已經答應王梓鈞的要求,以後他的大眾電影公司的片子都有王氏來發行,這對他也是有利的。而王梓鈞則把這首《原鄉》以1塊錢的價格賣給他做插曲,林鳳嬌則是出演該片女主角。

當然,這隻是第一部,王梓鈞想的卻是把李行那規模較小卻名氣很大的大眾電影公司並入王氏影業的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