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今年49歲,這幾年他的文藝片雖然還是挺賣座,不過已經在走下坡路了。走進飯廳,李行就聞到一股飯菜的香味,正想說句玩笑話來避開闖人家晚飯的尷尬,結果卻看到林清霞和林鳳嬌坐在王梓鈞身邊,飯桌上還有兩個小孩子。
李行的腦子當場就當機了,他馬上要拍的這部戲叫《原鄉人》,心目中的女主角人選是林鳳嬌,但無論怎麼也聯係不到林鳳嬌本人,才轉而來請林清霞。
卻沒想到,要找的人居然就在王梓鈞家裏。看這情形,李行轉了個腦子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不過還有些無法確定。
“李導,快坐,還沒吃晚飯吧?”王梓鈞對劉媽說,“劉媽,快去添一副碗筷。”
美枝立即說:“我去!”
“不用,我吃過了。”李行撞破別人的私密,一時間不知道怎麼開口說正事。
王梓鈞站起來,走到一個酒櫃前,拿出一瓶茅台,笑道:“吃過了就坐下來喝兩杯吧。這可是對麵解放軍飄過來的正宗茅台,我在金門的時候拿回來兩瓶。一瓶孝敬了老爺子,一瓶還沒舍得喝呢。”
王梓鈞很隨意地給李行倒酒,倒是打散了李行的尷尬。
李行心想人家都不在意,自己還多想什麼,與王梓鈞碰了下杯,酒杯舉到嘴前還沒喝,就聞到一股濃鬱的醬香味,當即喝彩道:“好酒!”
幾杯酒下肚,氣氛很快就融洽起來,李行也對林清霞和林鳳嬌兩女與王梓鈞的關係選擇性遺忘,而是跟王梓鈞聊起了電影。
李行讚道:“梓鈞,你那部《奪麵雙雄》很有味道,我這個不太喜歡暴力片的老古董都看得很舒服。難得你在暴力戲中間,居然能將情感表現得那麼細膩。”
“多謝誇獎。”王梓鈞舉杯笑道。
李行突然問:“票房多少了?”
王梓鈞道:“全球票房3億多美金了吧,具體多少不清楚。”
“嘶!”李行吸了口涼氣,隨即無奈地笑道,“我一部電影平均1000多萬台幣的票房,要拍上百部加起來才有你這一部的票房那麼多。人比人,氣死人啊!”
王梓鈞道:“話可不能這麼說,李導你的全是低成本電影,次次以小博大,一樣是賺回好多倍的利潤。”
“不提了,說起來就傷心。”李行終於進入正題,“這次我來,是來請演員的。”
王梓鈞道:“不知道李導要拍什麼電影?”
“《原鄉人》。”李行道,“講的是台.灣鄉土文學的奠基人鍾理和先生。”
王梓鈞點點頭,鄉土文學這幾年在台.灣影響很大,李行要拍鄉土文學的開山祖師算是不錯的選擇。
李行怕王梓鈞不了解鍾理和這個人,介紹道:“鍾理和先生生於日統時期的台.灣,十八歲時愛上在鍾家農場做工的鍾平妹,但因客家規矩,同姓之間不能結婚,鍾先生在完成學業後就帶著平妹私奔到了沈陽。
為了生活,鍾先生當過計程車司機,隨後就辭職不幹。出於民族自尊心,又拒絕了酬勞較高的日本翻譯工作,隻能靠懷孕的妻子為人糊鞋盒子謀生。
1931年,鍾先生帶妻子搬到北平,開了一家木柴小店,並他寫完平生第一本書《夾竹桃》。
抗戰勝利後,他率家回到台.灣當教員,卻因肺病咯血,不得不回老家休養,仍由妻子外出打工掙錢養家。
1947年冬,鍾先生肺病惡化,其妻變賣掉家中僅有的幾畝薄田,將丈夫送進醫院,作了殘肺切除手術。從此鍾先生身體異常虛弱,他堅持日夜寫作,但收入卻還是不多。其妻平妹為了支持丈夫,挑起全家生活重擔,後為生活所迫去盜木材,最終不慎跌倒摔傷。禍不單行,鍾先生的次子又因病錯過治療期而早早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