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王梓鈞等人離開,林大婆看著床上堆的將近萬塊錢,說道:“都是些好人啊,博仔你以後跟著王先生做事可要盡心。”“阿婆,我知道的。”林博文說。這十來多年以來,王梓鈞可是除了阿婆之外,對他最好的。在林博文心裏,隻要誰對他好,不嘲笑他是野種,他就能給誰賠命。
在路上,胡因夢還問王梓鈞道:“你真要他給你做保鏢啊?”
“這小子現在毛毛躁躁的,呆在一起我保護他還差不多。”王梓鈞笑道,“我看他知道感恩,而且為人機靈,就有心培養他一下。如果他可堪造就,今後可以當左右手,如果不行,那就給他隨便安排個工作。”
舒誌強咋舌道:“王先生,這小子你這麼看好啊。給你做左右手,好多人搶都搶不來。”
舒誌強說得不是奉承話,王梓鈞現在是台.灣當之無愧的影壇大亨,在香.港又掌握著一家電視台,而且前段時間還報道說他在美國也有公司,而且還是好萊塢實力最強的特效公司。特別是還傳言王梓鈞跟當局也有關係,不止是普通人,就連一些大老板,在提起王梓鈞是,也是佩服不已。
就連中華希望基金會的台.灣分會,有許多員工,也是衝著王梓鈞的名頭來應聘的。
回到台.北沒兩天,王梓鈞和胡因夢親自赴台中做慈善的消息,就由《壹周刊》報道出來,隨後又被其他地方報紙所轉載。
同時,王梓鈞也號召台.灣的藝人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大做慈善事業。王氏電影公司的藝人最先響應老板的號召,趁著要過年休息的時候,組織起捐款捐物的活動,短短幾天時間,就籌集了幾十萬台幣的善款。
王梓鈞這不止是在為中華希望基金會做招牌,也是在為自己養善名,為王氏公司養善名,為旗下的員工養善名。
一些報紙很快出文稱讚,《中國時報》裏王梓鈞那位老朋友,曾經開船登陸釣魚.島的鄭元大記者,也寫了一篇稱讚的文章:“……如今台.灣經濟飛躍發展,百姓安居樂業,但不可避免的仍有一些同胞處於貧困。商人們因國家興旺而富有,明星們也是日進鬥金,許多人有錢之後,想的是擴大公司廠房,想的是買別墅建豪宅……
王梓鈞為眾多富裕人士做出的好榜樣,用自己賺到的錢彙報社會,發展慈善事業,幫助困難同胞走出困境。此為愛國行為,王梓鈞也可稱為愛國商人,那些捐錢的藝人,也是愛國藝人……
作為同胞,如果有能力,大可盡一份心力,幫助需要得到幫助的人,讓他們與我們共享幸福的生活。慈善不需要太多,即便是個普通人,也可以少抽一包煙,少喝一瓶酒,將這些錢投入捐款箱中。聚土成山,彙流成海,幫助需要幫助的同胞度過難關……”
報道中,還陳述了中華希望基金會一年以來,在港.澳台三地所做的一樁樁成績,頗讓人信服。
當然,這篇文章,王梓鈞多少出了一些潤筆費,為自己臉上抹粉。
不過接下來台.灣報界的反應就有些出乎王梓鈞預料了,國民.黨黨.報《中央日報》居然主動跑出來附和,說王梓鈞以及旗下公司員工的做法,是值得鼓勵的,這種回饋社會,造福同胞的想法,是值得認同的。什麼扶危助困,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然後,各地方報紙紛紛響應,甚至一些機關還組織起了下鄉慰問活動。
王梓鈞直接無語,沒想到聲勢鬧這麼大。
不過在關注了幾天報紙之後,王梓鈞才反應過來。原來自己跑去台中縣的當天,蔣經國也去了桃園縣,那裏是發生“中壢事件”的地方,連續的慰問接見活動,就是為了安撫民心。
回來之後,正好王梓鈞的宣傳報道出爐,而且還引起了不少關注。蔣經國看了也僅是一笑,後來在某大會上發言提了王梓鈞這事情一下,又說了什麼“相互扶助,同兼幸福家園”之類的話。
於是乎,下麵那些正想著如何消除“中壢事件”影響的筆杆子們,立即有了發展空間,開始大揮筆墨地報道,想把民眾的注意力轉移到這個上麵來。
台.灣在七十年代,隻有兒童福利法案,以及一些50年代弄出來的關於勞工、軍人和公務人員的保險。至於其他的,諸如殘疾人、老年人等等的津貼卻是一片空白,得等到八十年代以後去了。
說實在的,王梓鈞弄出一個什麼中華希望基金會,而且大肆宣傳出台.灣貧困人群,是讓當局某些人不滿的。
這不是打當局的臉嗎?
好在蔣經國開明,去年擴大地方選舉都能做到,王梓鈞這點動作就不值一提了,不然的話,中華希望基金會在台.灣的分會都通不過審批。
不過經現在這麼一鬧,則是什麼問題都沒有了,還可以成為轉移輿論的工具。
有了官方報紙的號召,不少機關都組織了捐款,不過不是捐給王梓鈞的基金會,至於捐到誰的腰包裏,這隻有鬼知道了。
在王氏公司的藝人捐款後,中影的不少藝人也進行了捐款,這些捐款細節報道出來後,出現了啼笑皆非的場麵。
一些名氣差不多,又有競爭關係的明星,居然把捐款當成了攀比的手段。你捐一千?那好,我捐三千。三千算什麼?我捐五千!
王梓鈞一看不對勁啊,這他媽成了鬧劇了。而自己和手下的王氏公司,居然被這些鬧劇給遮住,都沒怎麼露臉了。
王梓鈞也懶得管這些人的破事,開始考慮明年該拍什麼電影了。
香.港佳視那邊已經走上正軌,《王梓鈞說三國》也已經接近尾聲,餘光中如今正在被電視台邀請過來講徐誌摩,與《王梓鈞說三國》在周六、周末交替放映。另外,《科技博覽》和《學生課外小組》、《小發明家》等等節目也相繼推出,一些放在下午,一些放在晚上。
這些新節目陸續出來,收視率雖然達不到《百家講壇》那麼高,但也不比麗的電視台和無線台的綜藝節目低多少,甚至有個別新節目還要超出他們一些。